光峰科技应用“AI+激光”技术为平安塔“量身定制”光影外衣。(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2月15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王海荣)正月的湄洲岛,平安塔静谧美好。夜晚,平安塔穿上“AI+激光”为其“量身定制”的光影外衣,动态演绎非遗文化的历史传承,吸引游客拍照留念。
年初在美国举行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国产超小型、低成本全彩AR光机显示方案亮相,吸引着海外客户争相了解。
这些“AI+激光”的技术创新都来源于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AI遇上激光,两者的结合给千行百业带来独特的新价值和新体验。
技术研发持续打造AI新技能
作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光峰科技受益于对原始创新的坚守,以原创ALPD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成功打开了市场,并保持着对尖端科技创新的高投入。
随着国内文旅市场的火热,工程激光的需求持续走高,但技术上遇到的难点也不断涌现。光峰科技专业显示事业部总经理张峰介绍道,“现在自主研发的AI系统完全改变了工作方式,传感器能自动扫描整栋建筑,连古塔尖顶的弧度都能精准捕捉。系统还能同时指挥多台激光设备,智能重建光影画面并实现无缝拼接。这种技术突破不仅保障了异形建筑投影的精准度,在大型主题公园、城市地标建筑这类复杂场景中,也能呈现完美的视觉效果。”
目前,光峰科技已初步向A股上市公司华勤技术、港股上市公司舜宇光学集团等AR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提供过小批量的模组样机,用于项目预研及产品预开发。
AI进步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在光峰科技公司内部,一场AI革新也在加速进行。
光峰科技流程与IT部总监周建波坦言,“通过公司开发的AI研发助手,接入DeepSeek大模型,技术人员在专利检索和材料撰写环节将获得智能化支持。专利申报效率将明显提升,预计今年专利申请量能够实现25%的同比增长。”
据介绍,光峰科技研发的“AI研发助手”具备技术情报挖掘、实验仿真优化、专利自动化等核心功能。通过DeepSeek等大模型实时检索全球光学、激光技术论文,生成摘要与趋势报告,自动关联公司历史研发数据,推荐潜在研发方向;基于强化学习的参数调优系统,输入目标,AI推荐光路设计方案与材料组合;根据实验数据自动生成专利草案,避免侵权风险。
目前,光峰科技相关研发团队在AR及AI相关领域累计授权及申请专利数量约有200项。
光峰科技表示,将加强对AI技术的投入,并结合自身的优势布局研发新一代显示技术。一方面不断推进AI与影院放映、专显业务的结合,实现智能化效果提升和内容的高效输出。其中,正逢汽车行业迎来从“软件定义汽车”到“AI定义汽车”的新拐点,公司不断思考AI在智能座舱和车灯领域的多模态交互特点,推进车载光学业务创新。另一方面,光峰科技也将不断向上游突破,打造激光产业核心器件,进而驱动下游场景创新,尤其着眼于AI进步所打开的创新场景,如医疗与美容市场、机器人赛道、光通信等。
深圳土壤让创新科技开枝散叶
2006年,李屹在深圳创办光峰科技。在前不久的一次媒体采访中,他曾表示,深圳最大的特点就是外来人口多,创新的土壤能够吸引人才来到这里。
李屹认为,深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让创业者在这里可以无比松弛、心无旁骛。此外,深圳市政府长期以来对科研工作者的关怀与鼓励、对创新型研发企业的大力支持,让光峰科技这样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能够茁壮成长。据介绍,光峰科技2024年基础研究投入达到2800万元以上,占总研发投入近12%,过去三年累计基础研究投入达到6100万元以上。
2024年12月印发的《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中提出,加大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支持力度。每年投入最高3亿元,聚焦人工智能的数学原理、基础架构、核心算法等前沿方向和具身智能、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芯片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
面对人工智能热潮,培育出众多创新企业的深圳正在酝酿新的“火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