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企业新闻

消费电子迎AI革命 英诺激光技术红利加速释放

激光制造网 来源:商业观察2025-02-17 我要评论(0 )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正经历由AI硬件驱动的技术迭代,三星Galaxy S25搭载智谱Agentic GLM大模型,苹果亦计划引入阿里巴巴的国产大模型。近期多家手机厂商宣布接入Deepseek,...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正经历由AI硬件驱动的技术迭代,三星Galaxy S25搭载智谱Agentic GLM大模型,苹果亦计划引入阿里巴巴的国产大模型。近期多家手机厂商宣布接入Deepseek,无不预示着AI 手机的时代即将到来,AI眼镜、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新形态产品加速渗透。

  对激光精密加工的需求持续增加。英诺激光(301021),起步于消费电子领域,并在此领域持续深化发展。随着AI设备结构复杂性的提升,针对该行业在“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需求,公司推出了系列化的激光器和激光模组产品。例如,公司开发了用于雾面玻璃(微晶玻璃)的激光切割技术、玻塑混合镜头的WLG晶圆级镜头切割技术、VCM的激光切割技术、折叠屏铰链的激光焊接技术、以及VC散热件的激光焊接技术等。同时,公司正在研发第二代雾面玻璃的激光切割工艺、UTG超薄玻璃的激光切割工艺、新一代声学器件的音膜切割工艺、以及部分产品的激光精密打码工艺。凭借在消费电子行业的深厚积累,公司有望利用其领先的激光技术能力,满足“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需求。随着未来AI相关新产品的推出,行业将面临更多精密产品需求的挑战。英诺激光将依托其激光技术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最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

  技术优势成功转化为业绩的转折点。自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公司营收连续五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预计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将达到1200万至2400万元,表明新业务投入压力逐步缓解,业绩有望进入上升通道。值得称道的是,多年来的高毛利率水平彰显了公司的技术壁垒——作为全球少数掌握纳秒、皮秒、飞秒级激光器技术的厂商之一,公司在紫外纳秒激光器的销量上国内领先,并在Micro LED巨量转移、半导体晶圆检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当前消费电子领域,激光微加工技术正稳步发展。英诺激光通过底层技术创新与多赛道布局,成长动力逐步多元化。若半导体、MicroLED等新兴领域的技术转化如期推进,其增长轨迹或进一步飞跃,成为AI硬件浪潮中不可忽视的“隐形支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光电,激光产业,企业,创新,激光企业,智能制造,产业园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