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企业新闻

3D打印技术助力飞机维修,海航技术重庆维修基地降本增效

激光制造网 来源:中新网2025-03-31 我要评论(0 )   

3D打印的细小部件存放盒3D打印的襟缝翼手柄锁、跳开关夹子、油脂分装盒……在飞机的维修过程中,3D打印技术正在逐步被推广应用。“我们利用3D打印技术,完成了多种飞机...

3D打印的细小部件存放盒


3D打印的襟缝翼手柄锁、跳开关夹子、油脂分装盒……在飞机的维修过程中,3D打印技术正在逐步被推广应用。

“我们利用3D打印技术,完成了多种飞机维修常用工具设备的自主设计、制造。”海航技术重庆维修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通过应用3D打印技术,助力提升飞机维修效率和质量,降低维修成本。

近年来,海航技术重庆维修基地设立创新工作室。在工作室里,工作人员会先借助于计算机构建出需要的工具设备3D模型,并将这些模型进行拆分,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叠加成形,以此制作成与3D模型一模一样的三维实体工具。

工作人员通过实际操作发现,3D打印技术能够有效满足航空器维修工作中一些易损且使用频率高的工具的制造需求,不仅加工速度非常快,产品质量稳定,还可以极大减少工具的采购周期和成本。

例如,该工作室已实现3D打印襟缝翼手柄锁。据介绍,襟缝翼是飞机机翼上的活动部件,在日常维修工作中经常需要限动襟缝翼,襟缝翼手柄锁用于锁定襟缝翼手柄,防止襟缝翼意外放出。

此前,襟缝翼手柄锁需要从国外采购,周期长、价格贵。通过3D打印技术,维修人员可以快速制造出符合要求的襟缝翼手柄锁,满足日常维护工作需求。

又如,飞机维修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手电进行照明,手电是维修工具之一。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的手电,可根据其不同型号进行定制,提高修理效率。

在海航技术重庆维修基地,用于飞机维修的油脂分装盒、余水口拆装工具、跳开关夹子均已实现了量产。此外,该基地还有扶手盖临时保护套、安全保护帽、螺钉临时存放盒、自制各类电插头堵盖、自制座椅作动筒限动卡子5个项目正在快速推进。“相信很快就能实现量产和投入实际应用。”该基地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目前,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在飞机维修辅助工具的制造方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航材等核心零部件无法应用该技术。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研究员莫远明认为,3D打印技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是高端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之一。

莫远明称,近年来,3D打印技术逐步在通用航空、精密设备等领域应用推广。未来,3D打印将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助力相关行业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市场前景较好。

海航技术重庆维修基地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该基地将继续探索和利用这一先进技术,为飞机维修领域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