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今日要闻

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发布

2025-03-31 我要评论(0 )   

3月29日晚,中国激光杂志社重磅发布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经过评审委员会多轮遴选,“原子尺度奇点介电纳米激光”等10项前沿进展入选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基础研究类...

3月29日晚,中国激光杂志社重磅发布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经过评审委员会多轮遴选,“原子尺度奇点介电纳米激光”等10项前沿进展入选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基础研究类);“Pb级超分辨三维纳米光子存储器技术”等10项进展入选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应用研究类)。上海市激光学会多家理事单位项目入选:


上海理工大学顾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阮昊和张江实验室、上海理工大学文静研发出全球首个Pb级超大存储容量三维纳米光子存储技术。该团队首次提出并基于双光束调控聚集诱导发光的原理,在信息写入和读出均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验证了单盘等效容量为1.6 Pb的纳米光子存储技术。该技术可提供节能、低成本、超大容量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对我国在信息存储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叶坚团队基于单分子计数,发明了数字胶体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成功实现了超低浓度目标分子的具有可重复性的定量检测,无需使用任何目标分子的特定标记,且所使用的胶体纳米颗粒易大规模制备且成本低廉,检测方法相对简单。该技术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普遍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并有望进一步推动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环境保护、食品检测、**与公共安全以及基础研究等领域高灵敏检测技术的变革。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冷雨欣、庞盟、黄志远团队揭示了孤子分裂驱动的超宽谱紫外色散波辐射新机制,实现了200-400 nm宽带相干紫外飞秒激光输出,在时域上支持傅里叶变换极限脉宽约1 fs的近单周期紫外脉冲产生,其中心波长和光谱宽度可大范围调谐。该研究为高相干宽带紫外激光产生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在精密激光制造、超快光谱学与电子学等方向展现出重大应用潜力。


上海交通大学陈玉萍、陈险峰团队在片上宽带频率转换研究中实现了突破。基于薄膜铌酸锂集成波导结构设计,利用不完美的自发准相位匹配,配合双折射诱导模式杂化以满足准群速度匹配条件,成功实现了通讯波段非线性频率转换数十倍的带宽提升,为超短光脉冲与量子态之间的芯片级非线性频率转换铺平了道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