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滴激光联合创始人及总经理金阳与锐科激光副总经理李杰接受了专访,从合作起点到最新成果,从行业痛点到未来趋势,两位深度解析了国产激光清洗的技术路径和市场机会,并分享了一线管理者的洞察与判断。
双方的合作始于2019年7月,当时激光清洗尚处于产业化早期阶段,仍面临工艺认知模糊、市场培育困难等挑战。水滴激光看到了激光清洗在新能源、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巨大潜力,而锐科激光则凭借领先的国产光源技术,成为水滴信赖的合作伙伴。
从初期的激光器选型适配,到后期系统工艺共创,双方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高度默契的协同机制,开启了国产激光清洗加速发展的序章。
5000+台设备,行业多点开花
在新能源电池制造领域,双方联合开发并成功落地了电芯毛化整线激光清洗系统,实现了整线集成方案的国产化交付。双方对激光器进行了升级优化,反复调试光斑大小与波形设计,最终实现目标效率提升,于2024年8月成功完成激光器导入。项目涵盖极片清洗、边缘处理、功率调控等多个关键节点,已为客户顺利交付三条产线,解决了客户的高一致性、高效率工艺需求。
截至目前,锐科与水滴已共同实现超过5000台激光清洗设备的交付,广泛服务于轨道交通、电力设备、模具制造、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等多个关键行业,打造出一系列国产替代、系统级集成的成功样板。
不只是“扫干净”,更是系统级突围
激光清洗并非简单的“清洁替代”,而是融合激光光源、光学系统、控制算法、材料响应等多个学科的系统工程。清洗效率与精度、材质兼容性、工艺标准化、基材保护等问题,正是当前行业的核心挑战。
为解决上述难点与挑战,锐科与水滴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在核心技术路径上探索出三大方向:1.优化激光参数与扫描系统,实现精细调控;2.引入智能识别系统,实现自动路径规划;3.推动标准化清洗工艺,提升操作一致性与效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