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华储光电公司产品制造车间,智能制造生产线高速运转。一片片光伏组件经过焊接、排版、质检等十几道工序后顺利下线,一箱箱打包好的光伏组件在厂区内整齐排列,等待最后的装运。
自3月以来,华储光电公司紧抓光伏行业“430”与“531”的政策“窗口期”,按下生产“快进键”,实现满产满销。3月,共计生产光伏组件167兆瓦、销售268.74兆瓦,创历史新高。
所谓“430”与“531”,是国家发布的2025年中国分布式光伏行业新政策,即4月30日之前并网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可以全额上网,并享受较高的补贴电价;而此后并网的项目,将全面执行市场化规则。到5月31日后,所有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收益率完全取决于市场电价与成本控制能力,标志着全面进入“无补贴时代”。
“我们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拓市场,提升产品销量。在巩固现有销售区域,保证长期合作用户组件供应的基础上,开拓了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广西等区域市场,签约280余兆瓦订单。”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新能源销售市场营销部主管杨斌介绍。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华储光电公司推进产销深度融合,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2024年,公司完成光伏组件P型转N型,N型产线电池片尺寸由182毫米×182毫米提升为182毫米×183.75毫米,今年再次将电池片尺寸从182毫米×183.75毫米提升至182毫米×210毫米,一片光伏组件功率提升30瓦。
“改造后,4条产线已稳定运行。我们每天都会对串焊机、排版机、叠焊机等设备进行巡检,严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生产组织,保证产能稳步提升。”公司产品制造车间生产主管吕文魁表示。
此外,华储光电公司推进“人机料法环测”全面质量管理,及时总结分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产品不良现象,通过调整工艺参数等措施提升产品质量,目前良品率为99.23%。特别是2吉瓦产线EL+外观自动AI检测设备的投用,让产品质量提升“如虎添翼”。
“前期,我们向AI检测设备录入光伏组件检验标准,导入不良组件图片,并且每天坚持优化、更新图库。经过半年多的自主学习,AI检测设备已能准确进行质量检测,人工复判率由50%降低为25%。我们将人工质检变为‘AI+人工’质检,精准度大幅提升,产线生产效率提高。”公司质量检测车间质量主管石姣姣说。
下一步,他们将坚持生产销售两手抓,一方面推进产线技术改造、工艺提升,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摸底跟进“五大四小”发电集团,掌握光伏产业市场情况,储备有效订单,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