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企业新闻

华日激光:在第20届光博会全球首发“超快激光微纳加工子系统”

激光制造网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2025-04-19 我要评论(0 )   

1秒钟,激光头在玻璃上一闪而过,所到之处,排列整齐的微米小孔出现在板材上。“我们最新研制的一款百瓦毫焦飞秒激光器仅需20秒,能在30微米超薄玻璃上打出成千上万个直...

1秒钟,激光头在玻璃上一闪而过,所到之处,排列整齐的微米小孔出现在板材上。“我们最新研制的一款百瓦毫焦飞秒激光器仅需20秒,能在30微米超薄玻璃上打出成千上万个直径只有几微米的小孔。”华日激光董事长何立东介绍,这种超薄玻璃主要用于折叠屏手机,如果采用接触式加工一碰就碎,“它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也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壁垒”。

华日激光是一家专业从事激光器研发、生产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中国超快激光赛道最早的拓荒者之一,其已成为国内领先的超快激光器研发与生产企业,完成了从技术引进到全球并跑的逆袭之路。

图片

华日激光董事长何立东。

根据《2024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我国约有50家从事超快激光器研发和销售的企业,华日激光在2023年度超快激光器市场国产厂商中的市场份额排名领先。

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二十届光博会”)开幕前夕,长江日报记者走进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探寻其如何以光为笔,在“独树一帜”的产业版图上书写硬核创新答卷。


从零起步,完成三次关键“跳跃”

2009年的武汉光谷,一家名为华日激光的企业悄然起步。彼时,国内超快激光器领域仍是一片空白,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华日激光董事长何立东至今仍记得那个关键决策:“引进国家特聘专家徐进林博士,用新型固体紫外激光器叩开技术大门。”这一决定,让华日激光在2013年成为国内首家为消费电子巨头提供精密激光解决方案的企业。

图片

武汉华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总部。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14年。当多数企业还在传统激光领域徘徊时,华日激光收购了加拿大超快激光器公司Attodyne,成为首家成功并购国外超快激光器公司的中国企业。这场跨国技术并购让中国首次在超快激光赛道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就像给赛车换上了涡轮增压引擎。”何立东这样形容这次收购的意义。

2016年,华日激光引进刘振林博士团队研发光纤超快激光器,开启了飞秒激光器的新纪元。

2020年,华日激光再次实现生态级突破——联合福晶科技(光学晶体)、长光华芯(激光芯片)等企业,构建起涵盖激光器原材料,核心器件、控制系统及应用示范单位的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联合体。至此,华日激光用三次关键跳跃,完成了从“实验室技术上货架”到“重构产业生态”的蜕变,并由此进入到高速的发展阶段。

国内最大工业级光纤飞秒激光器在光谷面世

在华日激光的超快工艺研发实验室中,一台搭载超快激光器的高精度设备正在对一整块玻璃进行加工。只见设备精准地切取了一块直径为15厘米的圆形玻璃。切割过程中,玻璃边缘没有传统切割方式常见的热影响,表面平整光滑,且无任何毛刺,而整个切割过程仅需5秒。

另一间超快激光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正在进行设备测试。这是华日激光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湖北光谷实验室激光技术与装备研究方向首席科学家陆培祥团队联合研发的“极紫外光源”项目。

图片

华日激光工程师们正在进行先进激光技术研发。

“这项技术已应用于大科学装置,并为国产高端芯片制造提供关键工艺支撑。”何立东表示,身处武汉,企业得以将优质的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让企业“追光”的步子更快了。

“华日激光要进入世界一流激光器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得到资本市场的助力,所以我们去年启动了IPO工作。”他介绍道。

光博会上既能找到专家,也能找到客户

站在即将召开的光博会20届节点回望,华日激光的成长轨迹与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高度同频。

从成功研发新型全固态红外端泵激光器平台,到与福晶科技、金橙子激光等国内龙头企业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这家企业见证并参与了光谷激光产业集群的崛起。

自2009年首次参展以来,华日激光从未缺席任何一届光博会。“我们见证了光博会的逐渐壮大,展会水平越来越高,专业程度也越来越强。”何立东注意到,近三届的光博会吸引了大量的高水平专家参与各种论坛,同时聚集了各细分领域的高水平企业来参展。

“坚持产学研协同和产业链协同是我们保持企业发展的两个法宝。”他分享了两个故事:某届光博会上的论坛上,企业结识到了一位高水平专家,碰撞出产学研合作的火花;还有一届光博会上,不仅找到了多家客户,还找到了很好的供应链伙伴。  

“华日公司一直在从事超快激光器的研究,怎么在光谷的光芯屏端网产业链当中作出进一步贡献?这是我们参加这一届光博会的一个思考。”何立东介绍,在第二十届光博会上,华日激光将全球首发“超快激光微纳加工子系统”。

图片

华日激光的超快激光工艺研发。

微纳加工子系统从技术上来讲有两大难点:高分辨率和高精度。“要想把微纳级别的精度做到高稳定、高一致,才能适应智能制造的要求,它的难度其实是非常大的。”他透露,除了要把激光光源做稳定,还要摸清楚用户的工艺需求,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这款历时四年研发的产品,可满足芯片、显示面板等高端制造的纳米级加工需求。

他谈到,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得很早,起点也很高,兼具顶尖技术实力与规模化制造能力,且整个产业链条是健全齐备的。“这种集群优势的形成,既需要龙头企业的牵引,更离不开无数专业选手的精密配合。”何立东认为,“中国光谷”具备走向“世界光谷”的优良条件,要实现这一跃升,需要产业链上的每一家企业持续深化创新,共同构建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这里有一批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隐形冠军’。就像激光产业链上的每束光,单独看或许微弱,汇聚起来就是照亮未来的火炬。”谈及湖北省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这位深耕行业二十年的“老兵”充满期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