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控制系统龙头北京金橙子4月18日晚间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1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050万元。
尽管面临在宏观经济环境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及政府补助减少等多重压力下,导致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均有所下滑,但公司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抗压韧性和持续盈利能力。
未来,金橙子通过"技术+市场+生态"三位一体战略,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在激烈竞争中开辟新增长极。
01 业绩下滑背后的“突围战”
在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分化、供应链成本承压的背景下,金橙子的业绩呈现短期承压。
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相较于上一年度的2.21亿元,稍有下降,降幅为3.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50万元,同比下降27.78%。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保持稳定,全年营业收入较2023年小幅降低。公司努力应对市场变化,坚持产品创新,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投入,导致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及销售费用有所增长,加之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较2023年有所减少,综合导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有所减少。
在全球供应链成本飙升、竞争白热化、政府补助缩减的逆风环境下,这家激光控制系统巨头展现出了“研发投入强度超28%+高端产品线逆势增长+新兴市场布局加速”的韧性突围态势,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服务体系,成功抵御了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
02 技术升级驱动产品优化
金橙子主营业务涵盖激光加工控制系统、激光系统集成硬件以及激光精密加工设备等。2024年,公司在主营业务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激光振镜控制系统和激光伺服控制系统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从主营业务来看,激光加工控制系统仍是金橙子收入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的激光加工控制系统的销售额为1.48亿元,同比下降2.13%。其中,中高端振镜控制系统表现突出,营业收入实现了2.25%的增长,这清晰地反映出市场对于高端产品的旺盛需求。
与此同时,公司的激光系统集成硬件业务成绩斐然,销售额增长32.86%。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不断优化产品性能,也离不开市场推广策略的精准实施,使得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
分地区看,内销市场实现收入1.67亿元,同比下降0.92%;外销市场实现收入0.43亿元,同比下降8.92%。内销市场的相对稳定得益于金橙子在新能源电池、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持续深耕,而外销市场则因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而出现下滑。
03 双循环格局下的精准突破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在国内激光加工控制系统、激光精密加工设备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产品线,在激光加工振镜控制系统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相关产品以高性价比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客户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新产品拓展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晶圆激光修调设备并完成了升级迭代,处于客户验证阶段。未来,公司将加强晶圆激光修调设备的市场推广,力争获得更多半导体行业订单。
此外,公司积极探索激光加工技术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创新,借助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产品性能,实现产品迭代升级,推动公司产品和服务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04 豪掷6000万搞研发创新
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在研发领域的投入较去年实现了显著增长,研发费用达到605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28.55%。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新一代控制平台、高精密数字振镜及激光伺服控制系统等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公司核心技术持续向前快速发展,促使公司技术优势持续保持领先水平。2024年,公司积极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构建起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共同攻克激光加工技术领域的诸多难题。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获得12项发明专利及15项软件著作权,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激光加工控制领域的技术优势。
未来,金橙子科技将持续加大对激光伺服控制系统、高精密数字振镜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全力以赴确保公司在技术自主性与创新能力方面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05 战略升级开启新增长极
展望未来,公司持续专注于激光工业加工领域控制系统及核心部件的研究开发,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倾力打造“光束传输与控制”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驱控一体化”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光束传输与控制专家”。
金橙子还计划将现有产品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开发切打一体、自动焊、3D打印等领域的应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同时,公司将不断优化产业链布局,通过资本市场平台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致力于成为“光束传输与控制专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举措包括:
一是进一步拓展振镜控制系统产品在高端应用领域的市场份额,加快激光柔性精密智造平台和高精密数字振镜的研究开发。
二是把现有产品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相结合,通过产品创新抢占市场。重点推进在切打一体、自动焊、3D打印等应用领域的产品和市场开拓。持续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推动公司产品和服务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三是积极整合行业资源,拓展合作伙伴关系,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完善产业链布局,提高整体竞争力。通过资本市场平台,合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和投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扩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