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4月中旬,呼吸(沪锡)春天网络主题活动在太湖之畔启幕,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地30余家主流媒体和网络名人组成的采访团,深入无锡光子芯片实验室、生物医药创新园区、汽车智能工厂,探究这座江南名城如何以科技创新锻造发展新功能。
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平台打通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走进位于江苏无锡的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外形酷似“方形蜂巢”的大楼引人注目。去年9月,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在这里启用。
光子芯片中试线正式启用意味着什么?采访现场,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投资促进部部长李军向采访团成员介绍,量子科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国际前沿焦点,而光子芯片的中试阶段则是行业内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之间的关键一环。过去国内光子芯片行业面临中试平台缺位、工艺壁垒高、成果转化难等“卡脖子”难题,严重制约了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黄金期”。随着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的正式启用,也意味着我国光子芯片正式步入产业化快车道,为大规模智算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我们整个中试平台面积达1.7万平方米,集科研、生产、服务于一体,年产晶圆超1.2万片。”李军坦言,科研成果产业化,常被称为跨越“死亡之谷”,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科学语言与资本语言之间沟通不畅,导致早期资本与科学家创业者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为了增强科创“赋能产业”功能,他们构建“研究院+孵化+基金”三位一体的光子芯片领域的工研院模式,帮助科学家及硬科技创业者跨越0到1“死亡谷”,为我国突破“卡脖子”技术、提升量子科技竞争力提供支撑。同时,依托光子芯片中试线,研究院构建了“平台+孵化+基金”三位一体的光子芯片领域的工研院模式,打通光子产业项目从产品研发到市场化的完整链条,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进程。
如今,以光子芯片研究院为代表,无锡正立足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需要,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发挥新研机构在研发、转化、孵化和服务等领域的功能,全力推动科研转化,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一站式临床研究平台加速生物医药企业集聚
“临床研究是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我们作为中心实验室,可以为新药临床试验提供一站式的中心实验室全流程服务,保证临床研究质量,提升新药开发效率,助推更多优质新药的上市。”当天下午,呼吸(沪锡)春天网络主题活动来到位于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无锡观合医学检验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内领先的创新型中心实验室,他们始终秉承着“始终站在临床研究的最前沿”的理念,为大健康产业提供专业的临床试验管理和实验室检测一站式服务,“与众多医药企业一起日夜兼程研发好药,只为让患者早日用上更好的治疗药物”。该负责人说。
观合医药的“出身”不简单,它是由国内两家顶尖的医疗服务上市公司迪安诊断与泰格医药合资设立的中心实验室,专注提供药物临床试验中心实验室检测服务,并在创新药物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伴随诊断开发和生物分析领域提供一站式中心实验室解决方案。
该检验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的实验室面积近6000平米,拥有完善的检测平台,包括 NGS、分子病理、细胞免疫、大小分子生物分析等平台,可以满足制药企业 CRO 公司和科研机构的各种业务要求,提供一站式的中心实验室和生物分析服务,包括科学咨询、生物样本库、生物样本试验与数据分析、项目管理、数据管理等临床研究配套服务,在肿瘤、免疫、内分泌、心血管、血液病、传染病等领域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
以无锡观合为代表,无锡高新区依托无锡市现有基础,集聚了包括无锡诺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先通医药有限公司、无锡赛赋国通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和无锡榫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一批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奋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智能工厂驱动“无锡车”驶向全球
走进位于惠山区金惠路的上汽大通“智能工厂”,冲压、涂装、总装,1.2万个零部件随后“变身”一辆辆乘用车从总装车间下线。4月17日,采访团成员走进上汽大通,切身感受无锡智能制造的强劲动能。
14年前,上汽大通成立并在惠山经开区投资设立无锡分公司,打造当时上汽大通最大的生产基地。“起步即奔跑,公司瞄准海外市场,布局‘造船出海’蓝图。”公司负责人介绍,2012年上汽大通的首款出海产品V80迅速打开海外市场,以轻客、皮卡、MPV为主打产品,上汽大通以“高质高价”高端化出海战略,通过过硬的技术和专属的定制化服务,以“差异化”打“价值战”,在欧洲、美洲、大洋洲等高端市场成功“落地”,“无锡车”稳居市场占有率前列。
2023年6月,投资额达30亿元的上汽大通“大型纯电性能皮卡”项目落地无锡惠山区,并面向全球市场输出产品。如今,该企业产品包括“上汽大通 MAXUS”品牌的宽体轻客、MPV、 SUV、皮卡多种车型,生产 V 系、G 系、T 系、D 系和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实现传统发动机和新能源汽车双翼并举。
“近年来,上汽大通无锡生产基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各个车间的新建、改造工作,并加大投入了各类先进设备和技术,不断发展的精益生产模式大幅度提升了智能化效率,加快向数字化发展转型。”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处理与自动控制等技术,无锡分公司的冲压、车身、总装车间建成“无锡市智能车间”,产能大大提升,“我们公司的汽车产品已经覆盖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2025 年2月完成产值 28.7 亿元,同比增 26.39%。”
当光子芯片点亮量子未来,创新药械守护生命健康,智能车辆驶向五洲四海,无锡正以1.63万亿GDP的硬实力诠释新发展理念。这座拥有7个两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江南名城,通过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持续刷新着“科创之城”的成色。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潮头,无锡的创新引擎持续轰鸣。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