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大背景下,宏山激光紧跟国家战略步伐,主动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致力于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驱动,助力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人才与技术双轮驱动
作为智能激光装备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宏山激光始终高度重视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持续拓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渠道,推动人才共育与技术共创“双轮驱动”。近日,宏山激光与长春理工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产学研融合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未来,双方将围绕智能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和教学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试验田”,探索“科研—教育—应用”贯通发展的有效路径,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科研力量的同时,也为产业输送大量具备科研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从而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助力智能制造跃升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宏山激光不断探索智能制造新路径。宏山激光轮值总裁Ricky Wu指出,制造业正处于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深度跃迁的关键阶段,节能、高效、智能化正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主线,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围绕“AI+制造”、“AI+检测”等核心方向,宏山激光正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融合,深入应用智能算法、工业大数据等技术,在设备运行监控、远程智能诊断、精度优化控制、质量在线检测等多个关键环节取得实效。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推进AI在激光切割、自动化产线等典型场景中的应用落地,不断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驱动产业链向更高层次演进。
此外,宏山激光还积极布局自动化产线与智能工厂建设,加快打造柔性化、高效化、自主化的新型制造体系。依托AI技术,公司正构建覆盖设计、加工、检测、服务全流程的智能解决方案体系,为客户提供更高性能、更高智能、更高稳定性的激光加工整体解决方案,全面赋能上下游企业迈向智能化转型新阶段。
创新驱动产业链升级,赋能产业智能化转型
宏山激光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致力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强调的,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支持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未来,宏山激光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激光加工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经验,继续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贡献宏山力量。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以光电信息为特色,工学为主体,工、理、管、文、经、法、艺术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由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先生创建,具有深厚的军工背景和鲜明的“光电”特色。学校拥有光学工程等国家重点学科,在光电信息、激光技术、精密仪器等领域科研实力雄厚,是我国光学与光电工程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基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