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光学玻璃制造使用陶瓷坩埚熔化、搅拌、破埚再成形的方法制造。镧系玻璃的出现,促使铂坩埚熔炼的出现。
建筑玻璃、空心玻璃制品早已使用连续池窑方法制造。大野正夫认为光学玻璃连续熔炼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并给出连续熔炼池窑的外部和内部结构图,是光学玻璃全铂连续熔炼的起始。联邦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采用类似的技术。1960年前后,美国Bauch Lamb和Corning完成玻璃眼镜片的连续熔炼和直接压形。1960年以后陆续建成一些全铂连续熔炼小型池窑用于制造重冕和镧系玻璃条料。T. Izumitani从1963年开始在日本Hoya研究发展光学玻璃连熔技术,1965年实现BK 7玻璃的连续熔炼,1971年完成直接熔炼、直接压形、直接退火的3D技术。
此后,各光学玻璃制造厂相继独立开发光学玻璃连续熔炼,成为大批量光学玻璃制造的主要工艺。T. Izumitani对陶瓷坩埚熔炼、铂坩埚熔炼和池窑连续熔炼进行了比较。
总结:
由上表中可以看出光学玻璃连续熔炼技术能够减少抛光,二次成形等环节大大地降低了制造周期,并且具有较高的成品率,使光学玻璃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