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趋势
1)紫外向更短波段的发展
发展全固态深紫外(200nm)相干光源,是目前国际光电子领域最前沿的研究项目之一,这是因为紫外激光在许多高技术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如新一代的集成电路光刻技术需要全固态的紫外相干光源;光电子能谱、光谱技术中,迫切需要可调谐的全固态深紫外相干光源,这对于推动深紫外光谱、能谱仪的发展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将开辟一个新的物质科学研究领域;深紫外相干光源还将极大地推动激光精密机械加工业的发展。由于目前还没有直接输出深紫外波长的激光晶体问世,解决固态深紫外激光光源的关键问题集中在紫外波段的NLO变频晶体的研制和应用开发,其带动相关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前景是十分诱人的。
2)现有非线性光学晶体性能的改进以及新晶体的开发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化学计量比的LiNbO3(简称SLN),由于结构完整性提高,SLN较普通的一致熔融铌酸锂(简称CLN)性能上有质的飞越,若解决了的实用化技术,将会在光电子、光通信等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变革。—BBO是首先用来将Nd:YAG输出的1064nm激光四倍频获得266nm紫外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在该频率转换领域已应用了几十年。但该晶体在输出266nm激光的功率超过180毫瓦时,便会产生光折变损伤而被打坏。新近研制成熟的CLBO晶体,不但晶体生长比BBO容易、长出的单晶比BBO大,而且在266nm输出达40瓦时,也未被打坏。在此领域,CLBO有替代BBO的趋势。
3)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周期性极化准相位匹配技术(QPM)
我国在周期及准周期极化相位匹配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由于这类准相位匹配器件可以充分发挥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能,而且一块晶体可以同时完成倍频、和频、参量振荡等功能。所以这类技术在光通信、激光显示、空气污染检测、医药以及国防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QPM材料及器件正显示其极强的生命力。目前比较重要的有PPLN、PPKTP及PPRTA等(“PP”也为“准相位匹配”表示法之一)。
4)红外波段的非线性光学晶体
相对于可见和紫外波段的非线性晶体,红外波段的非线性晶体发展比较慢,主要原因是现有的红外非线性晶体的光损伤阈值太低,直接影响了实际使用。由于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在军事上有重要应用前景,这一类晶体材料成为非线性光学领域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5)新型的光折变晶体材料
现有的光折变材料如LiNbO3、BaTiO3等在进行光学信息存储应用时,其光折变响应速度还不够快、存储噪声还比较大,这两方面的性能还不能与目前广泛应用的电磁存储技术相比。故必须寻找新型的、性能更好的光折变晶体材料或进一步对现有的光折变材料改性提高。
四、发展思想和重点
我国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的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建立了一些生产线,某些晶体品种已经实现了商品化,如KTP、LBO、BBO、LN、LT等,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但是,当前我国非线性晶体的产业化进程与技术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尚未在质和量两方面满足传统工业及高技术领域发展的要求;整体的研究(应用)开发水平特别是产业化水平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机联系的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体系。具体表现在:
1)生产装备落后,控制水平低、单机产量少、成品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
2)产业分散、规模小(某些品种如LiNbO3,总产量虽然大,但大而不强,产品档次低,光学级晶体少,多为压电级);
3)品种少、规格不齐全,元器件和发达国家差距更大,这与晶体深加工如抛光、镀膜和元器件精密加工制作等水平差有关;
4)产业化、工程化水平低,一方面某些性能优异的晶体材料,尚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不能满足高技术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产业化技术水平极需提高;
5)产业化推进乏力,资源没有有效利用,未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投资强度低且分散;与晶体生产配套的原材料、专用仪器设备的发展不平衡;产品应用开发极待加强,同行之间的无序竞争有待解决。生产与应用之间未建立起有效结合机制,新材料、新产品推广、应用乏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