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其他

可调激光器的研发历程(下)

星之球激光 来源:新浪2011-12-29 我要评论(0 )   

两年造出12款芯 在美国硅谷,一个占地不到一个足球场大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实现10亿元的产值。李若林博士团队所创造的马尔斯公司正在通过强大的智力资本重复这一不同于传...

 两年造出12款“芯”

  “在美国硅谷,一个占地不到一个足球场大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实现10亿元的产值。”李若林博士团队所创造的马尔斯公司正在通过强大的智力资本重复这一不同于传统产业的发展故事:

     清一色的硅谷归国博士,其专业特长覆盖了光电器件核心技术的每一个环节,芯片的设计、制造、检测、器件封装、电子电路控制、软件接口等环节;

     清一色选择辞职回国创业,一年中绝大多数时候是在实验室、车间度过,几乎所有的心血都用在了研发新产品上;

     全公司85名员工中,清一色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专业的研发团队人数已达40人;

     高度注重创新技术对企业带来的成长,清一色采用“研发一单、生产一单、销售一单”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正是有了这样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保障,今年8月,马尔斯公司的蝶型封装半导体激光器已经开始销售,这一产品从研发到投放市场不到一年的时间,从芯片到交换器设计、制造等全部企业独立完成,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做这一产品的。

   除此以外,马尔斯公司还拥有调节激光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SERS生物光学检测芯片、硅基V漕芯片四种填补国内空白的独有产品,另有12种自主研发的产品,全是以芯片为核心的产品。从研发走向市场,马尔斯公司的新产品最短仅用了3个半月,最长也不过1年时间。

     骄人的业绩也让李若林博士团队得到了中、省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今年,李若林博士先后成功入选四川省“百人计划”和全国“千人计划”。采访时记者获悉,马尔斯公司又有3名归国博士角逐四川省第三批“百人计划”。

     在重视研发的同时,李若林博士团队深知本土化对于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马尔斯公司一方面从国内高端电子企业引进高级人才担任公司副总,一方面也从沿海电子企业生产一线引进技术能手,并破格提拔。今年9月,马尔斯公司唯一让别的企业代工的刻蚀工艺也已实现自己生产,并开始陆续接单为国内外企业代工。

     如今,四位博士已将发展目标明确为“打造中国业界第一家以硅光子芯片技术为核心、具有芯片设计、生产、器件封装的垂直技术整合能力的高端光电产品生产企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