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光纤光缆

光纤:创新驱动技术飞跃

星之球激光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2-09-28 我要评论(0 )   

光纤 的发明是人类通信史上的一场革命。20世纪60年代中期,华人科学家高锟(出生上海)以无数的实验为基础,首次提出光纤传输的概念。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世...

        光纤的发明是人类通信史上的一场革命。20世纪60年代中期,华人科学家高锟(出生上海)以无数的实验为基础,首次提出光纤传输的概念。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世界第一根损耗小于20dB/km的单模石英光纤。1976年,美国成功进行了10km距离44.736Mb/s传输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试验,1977年又开通了两个电话局之间世界第一个商用光纤通信系统。此后光纤通信在全世界飞速发展,光纤成为今天信息高速公路的路基,成就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

 

  产业发展经历4个阶段

  我国的光纤研究与世界同步。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通信传输领域的科技人员排除各种干扰,自主开发光纤材料、玻璃棒烧棒和拉丝设备、测试仪表、接续工具等,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光纤产业的发展按技术状态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上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为起步阶段。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把光纤通信列为优先发展的几大高新技术之一,电子部、邮电部、上海、北京等部市纷纷成立光通信会战组,取得了多项光纤光缆及光器件的科研成果。

  1983年至1987年为第二阶段,光纤开始实用化和产业化。这期间,光纤传输系统正式接入电话网使用,国家主导投入的光纤和光缆生产线项目验收并投产,但产能比较小。

  1988年至1998年为第三阶段,我国光纤干线网大建设,普及全国主要城市的“八纵八横”光纤干线网建成。项目建设初期,干线网用光缆依赖进口。中期,光缆制造技术日趋成熟,用国产光缆替代进口。后期,中外合资光纤光缆制造企业首先突破光纤拉丝生产技术,打破国外光纤巨头的市场垄断,批量供应市场。

  上世纪末至今为第四阶段,我国完全掌握光纤拉丝技术。2011年年底,全国已敷设光纤总量约为4亿芯公里,光纤年容量近1亿公里,约占世界光纤总容量的43%,光纤年产能约1.3亿公里,光纤预制棒年产约1400吨,可满足国内40%的需求。同时,我国正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光器件市场,约占全球25%的份额,年增长率约为15%。2011年度全球光通信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中,中国占3席。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光纤消费大国和制造大国。

 

  加快建设技术创新体系

  我国光纤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综合产业形式和技术状态,主要面临如下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国内光纤光缆企业主要以光纤成缆、拉丝为主,光纤预制棒等上游原料主要依赖进口。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二是我国是光纤制造大国,但核心技术仍被外国公司控制。制造光纤的主要原料和气体仍依赖进口,光纤预制棒的60%以上要进口。三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技术话语权。我们掌握了预制棒的制造技术,但在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制造工艺等方面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并缺乏标准主导能力与市场引导能力。四是我国的光纤产业主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拓展缓慢。

       

        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给光纤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做强我国光纤产业的对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发挥政府政策引导,行业协会综合协调,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组建光纤产业联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差异化竞争的良好市场发展格局,低、中、高等产品均衡良性发展。加强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光纤产业的发展“瓶颈”,光纤预制棒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光器件的国产化率达到50%以上。整合行业科技创新资源、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产、学、研、政的国家科技创新主力队伍。着力提升知识产权、标准、商标等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开展国家和行业标准工作,形成一批国家和行业产品技术标准。发展面向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应用创新。加强产品自主品牌建设,打造世界级国际品牌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实施光纤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融发展策略,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做强我国的光纤光缆及光器件产业。#p#分页标题#e#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