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瑞普实业有限公司谋划着转做新行当,“已经提交了意向书,打算转型进入激光与光电产业。”放弃合成革这一老本行,另觅路子走光电产业,外人看来跨越有点大,董事长王美瑞则淡定地说:“温州打造国家级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想借此契机实现再创业。”
本周,温州高新区即将挂上“国家级”招牌,作为园区发展重要支撑的中国(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蓄势待发。“列队”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对象;建成3万平方米的激光与光电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企业已入驻;引进“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中心温州分中心”、共建“激光加工技术应用中心”等技术平台……温州打造国内一流光电产业的蓝图正一步步绘就。
“打造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给众多亟待转型的企业提供了方向,也给闲置的民间资本打开了出口”,在市科技局局长徐顺东看来,我市着力打造的这一产业集群对民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这其中,有企业自觉主动参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运用,还有政府发挥杠杆作用撬动民间资本——我市计划设立的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建设引导基金,即以政府出资的1亿元资金“吸引”9亿民间资本,支持激光与光电产业发展。
启动建设
——鼓励政策先行
去年上半年,我市在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过程中,科技部从打造“中国民营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示范区”的高度出发,提出在温州建设国家级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的构想。
去年6月,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被科技部和省政府列为2011年度部省会商项目;8月,我市正式向科技部提出报批“中国(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试点建设工程;12月,被列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对象,全国共有41个培育对象,温州为浙江省唯一一个。
进军激光产业,对于跃跃欲试的企业,政策的“阳光雨露”显得尤为重要。自去年以来,我市便开始在政策覆盖上积极探索。在去年集群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今年初,我市连发四则文件密集的利好消息以扶持“激光光电”。《加快中国(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建设发展实施意见》等一批颇有含金量的文件,从创新平台、人才队伍、创业服务与投融资体系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推进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建设——
今年起,市财政每年在科技经费中追加安排5000万元,设立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建设专用经费,用于补助、奖励、配套资金的落实。
科技型中小企业可购或租标准厂房,其中租用园区提供的标准厂房和办公研发用房,前两年免收租金,后三年按园区厂房和办公研发用房租金标准的50%收取。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的,可优先购买标准厂房。
龙头骨干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或企业研究院,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的,均可获得资金补助。
直接投资
——民资转行高科技
政策的导向作用立竿见影。
年初的世界温商大会上,温商黄加园签下了总投资2亿元的激光器等项目,“得知温州要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我们正想从原先从事的矿产领域转身,就把这个项目落在了家乡。”
成立博纳激光有限公司,落户高新园区,邀请到外国专家团队,随后,高性能激光切割机、大功率激光器等项目就上马了,“利用成熟技术进行设计,将于年底完成组装调试,明年可试生产。”博纳激光团队成员赵剀烨告诉记者,实施的项目包含高端数控和高功率激光器两项核心技术,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船舶和汽车制造、电气等装备制造业,设计完成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空白。
对于黄加园,做激光不仅完成了从四川到温州的回归,更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华丽转身。
对于科视而言,温州光电产业打上“国字号”金字招牌则为其创造了更多机遇和更大平台。科视从事的无极灯产业现已成为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的重要一极,企业还受邀成为无极灯国家标准起草单位。
徐顺东说,目前我市企业绝大多数囿于传统制造,缺乏核心竞争力,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的打造能够在企业转型上发挥引导作用。今年6月,市集群办向我市企业发出进军激光与光电产业的“征集令”,51家企业提交了意向书,首期投资规模预计可达10.5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