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其他

激光未来将接近或达到“击穿”真空的强度

星之球激光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3-01-10 我要评论(0 )   

日前,来自中科院物理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首次研究了磁场效应对局域化的超临界电场下正负电子对产生过程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1928年,英国物理...

       日前,来自中科院物理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首次研究了磁场效应对局域化的超临界电场下正负电子对产生过程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提出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在“狄拉克方程”推导出的预言中,“强场下真空中是否能够激发出正负粒子对”一直未得到证实。

  科学家通过重离子对撞、电子束和强激光碰撞等实验,已证实了正负电子对的产生。但到目前为止,由强光场直接引起的真空击穿和相应的正负电子对产生过程的实验还未能实现,主要原因是目前激光系统的最大强度不足以直接“击穿”真空。

  据中科院物理所光物理实验室强激光高能量密度物理组的研究人员介绍,对于这一重要问题,理论和数值方面已得到了非常有意义的结果,但大部分工作只考虑了电场而并没有考虑磁场效应。而在真实情况下,激光中是同时存在着电场和磁场的。

  研究人员通过运用基于量子场论的非微扰精确数值模拟,发现如果考虑磁场的效应,即使激光达到能击穿真空的强度,仍无法持续产生正负电子对。而且,随着磁场宽度的增加,产生的粒子数目会随着时间出现用已知公式都无法描述的震荡效应。

  据介绍,该研究的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进一步加深了对外场在正负粒子对产生过程中所起到的效应及其内部物理机制的理解。

  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激光就可接近甚至达到“击穿”真空并自发产生正负电子对的强度,在避免其他效应的情况下,对超临界场产生正负粒子对的过程进行直接检验。如果能实现,将是人类首次证实光可以直接转化成为物质,即爱因斯坦的能质公式E=mc2,这对物理学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