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机器人

光谷企业卖自制机器人 今年销售额将破2亿元

星之球激光 来源:长江商报2013-11-04 我要评论(0 )   

只要启动电源,三台高达两米、身着黄衣的智能机器人便开始灵活作业:它们有的张开臂膀,拥抱货物,左右移动;有的低下头,精准卡住大小刚好的物品,再稳稳地搬运至电脑...

   只要启动电源,三台高达两米、身着黄衣的“智能机器人”便开始灵活作业:它们有的张开臂膀,拥抱“货物”,左右移动;有的低下头,精准卡住大小刚好的物品,再稳稳地搬运至电脑设定的位置……昨日,不少专业观众被这一“劳动场景”吸引,长久驻足于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向技术人员打听它们的应用范围。

  “汽车制造、机床、化工、食品、电子等多个行业都用得上,它们可以完成机床上下料、码垛、焊接、喷涂、配套等任务。机器人本身有400多公斤,载重能力100公斤。”技术员钟曼曼耐心地解答着观众们的疑问。

  据了解,奋进智能机器人公司是光谷一家新兴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以来,看到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加工企业对智能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公司在多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进军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领域。

  “机器人最核心的运动控制系统和精密减速机技术均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这在国内同行中是少有的。”钟曼曼介绍,全球智能机器人做的最好的是瑞士和日本企业,其产品性能稳定、精度高,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较高。但是由于价格较高(整机100万元左右),且售后较为繁琐,国内亟待改造生产线的中小型加工企业只能望而却步。

  “国产机器人价格在20万左右,而且售后很便利,所以产品生产出来后,销售得不错。”钟曼曼介绍,201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开始投放市场,去年销售额达到1.7亿元,今年有望突破2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