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如约而至”,“雪龙号”终于突出海冰重围,驶向清水区,继续南极科考征程,“雪龙号”上搭载的科研宝物也渐入人们视野。记者从上海大学获悉,由上海大学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自主研发的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随“雪龙号”到达南极中山站。
目前,上海已收到第一封球形机器人发回的邮件。经查验,机器人采集的数据全部正确无误,首次南极测试就交回了一份满意答卷。
据悉,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随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雪龙号”经过1个多月的海上航行,已于2013年12月16日到达南极中山站,并在北京时间1月2日16时在距离中山站10公里附近区域进行首次极地试验。16时03分在位于上海的邮箱中,通过铱星实时收到第一封从南极球形机器人发回来的邮件,经查验,数据全部正确无误。按预先设计的系统,每隔3分钟都有一次数据的更新,说明球形机器人内部各个系统运行正常稳定。
这个直径为2.8米的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能在南极数据空白地区测量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及机器人定位信息和运动速度等参数,并将所测数据通过铱星传到设定在上海大学的邮箱。据了解,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首次在南极的实地测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顺利测试后,可将球形机器人作为抛弃型投放于埃默里冰架未知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为今后超长航程南极科考工作提供有效的测量手段。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