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机器人

机器人时代,投资热背后暗藏哪些高风险?

星之球科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15-01-05 我要评论(0 )   

从《变形金钢》中的汽车人到《星际穿越》里的智能机器人,虚拟世界中的机器人功能令人惊叹。现实中,在工业和服务两大领域,机器人产业正颠覆着以往的发展模式。 机器人...

        从《变形金钢》中的汽车人到《星际穿越》里的智能机器人,虚拟世界中的机器人功能令人惊叹。现实中,在工业和服务两大领域,机器人产业正颠覆着以往的发展模式。

机器人时代已然来临。我国坐拥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最大的制造业体量,也正面临一场机器人产业带来的盛宴,吸引了政府、企业、资本和消费者的关注和期待。

但在机器人火热的背后,市场需要冷思考。面对国际巨头围攻,我国企业如何突围?如何避免重走汽车、光伏产业的老路?资本如何撬动产业突破?

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多方采访,试图还原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真实现状及困境,探路产业突围路径。

在影响未来的颠覆性技术中,先进机器人被咨询公司麦肯锡列在第5位,万亿美元的市场也被寄予厚望。“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顺理成章地落在了机器人头上。对于这场产业盛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甚至展开了新一轮的工业竞争。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在光鲜的数据笼罩下,各地的机器人产业园拔地而起。2013年,中国共销售3.7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60%。

但多位在业内深耕多年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机器人时代只是看起来很美,甚至对部分企业来说,这个“馅饼”也可能是 “陷阱”。从市场份额到核心技术,从行业竞争到发展战略,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机理至内核似乎都并未清晰。

中国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长36%

2013年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布的《引领全球经济变革的颠覆性技术》报告称,影响未来颠覆性技术中,先进机器人位列第5,排列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之后。

2014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在成都的一场会议上表示,将人、数据、机器连接起来,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结合,促进更先进设备和更完善服务的产生,“机器人将成为完成这一使命的最佳载体”。

“为了使2020年东京奥运会超越北京奥运会,日本已经决定将在开幕式上加入机器人竞技单元作为重头戏。”一位业内人士称,世界各国都积极应对新科技产业革命,争夺国际产业竞争话语权。发达国家也纷纷从国家层面对机器人产业进行部署,包括美国的再工业规划,日本的新产业发展战略,韩国的机器人未来战略及德国工业4.0等。

相关统计显示,2001年~2013年,全球机器人增速为7.2%,2013年产销量达到历史新高为17.9万台。预计2014年将突破20万台。有券商报告乐观预测,未来1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最大,增速也最快。2013年,中国共销售3.7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60%。2008~2013年,中国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长率达36%。目前,全球每销售5个机器人,其中就有一台是在中国安装。

当前中国制造业每万名工人机器人保有量为23~25台,低于全球平均值的58台。有分析认为,根据日本、韩国的经验,如一国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左右时,机器人的应用开始出现快速增长,中国已到这一时点。

随着工信部2013年511号文《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地方政府到民间资本,都掀起了一股机器人热潮,2014年也成为中国机器人发展元年。

与之相伴的是,机器人产业园遍地开花。有券商统计显示,全国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的产业园(基地)已超过30个。投资额度上,现有地方机器人产业园到2020年的规划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

“2014年每周可能有两家机器人公司诞生。”有业内人士统计。同时,资本市场上现在有机器人概念的公司超过50家。李瑞峰表示,“虽然很多是属于中低端企业,但是中国机器人企业数量可能出现井喷。”

高热度背后隐现低端重复

机器人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认为,2014年机器人行业是“企业热、政府热、全民热”。不过,曲道奎表示,怎样避免低水平质量重复等问题,考验着政府和企业的智慧。

李瑞峰也认为,应该通过对各地园区的整合,建立好的产业链,而不是用重复低端的技术抢市场、抢资源,这样会把整个市场格局搅得更加混乱。

“在中国,大多时候说机器人是指机械臂,下一代机器人则是人机协同、工业互联。”在曲道奎看来,目前的传统机器人定义就是可编程的设备,而新一代机器人是完全自主的系统,是真正的智能机器人,应用领域有崭新的变化。因此,未来的机器人市场达数万亿元,和现在常见的机械手类的机器人几乎完全不同。#p#分页标题#e#

事实上,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也仅为160万台,国际替代率只有5.08%,中国替代率只有0.23%。曲道奎认为,现在的机器人用得少,替代量少,原因是工业机器人技术受限,在灵巧性工作、非一致环境制造和人机合作等领域,传统机器人的限制非常明显,面临很大挑战。

就中国的情况来看,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认为,中国目前的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薄弱,关键部件受制于人,产品可靠性低,产业高端缺乏。

但事实上,中国机器人专利上的成果非常多。但有业内人士直言,专利成果是国内专业多,国际专利少,转化价值不大,还是缺乏真东西。

2014年国际机器人协会IFR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缺少技术创新,包括创新思想和创造性成就;没有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企业,规模普遍很小,关键部件品质和可靠性落后世界先进水平5到10年。

“虽然机器人产业看上去很美,但仔细看令人忧虑,甚至有如履薄冰的感觉。”中轻集团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杨漾也表示,同等质量的机器人产品国内企业可获得利润很少;机器人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企业人力、研发和营销成本居高不下;国产机器人缺乏品牌认知度和生产实践检验。

洗牌期面临高风险

事实上,技术和产品的问题,直接体现在了市场上。我国机器人需求已经跃居全球第一,甚至在未来二三十年间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但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市场占比不到20%,其余80%都被国外机器人巨头企业所占有。

长江证券研报显示,2013年,外资品牌多关节机器人销量22616台,占中国多关节安装量的92%。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机器人36860台,从机器人的产地来看,国内企业占据市场的26%,外资占有74%。

事实上,经过40多年不断发展,国际市场已经形成了机器人产业“四大家族”,他们都已布局中国。在中国市场上,机器人价格和产品可靠性竞争十分激烈。

李瑞峰表示,现在中国机器人发展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市场发展方面没有想象的那么快,大家都觉得中国机器人发展热,但真正做市场难度还是大,机器人应用队伍不够,技术的成熟度不够。

工业机器人产品具有标准高端制造属性,重资产、投资周期长。业内人士透露,国内机器人企业现状是,零部件行业亏损,自主品牌本体机器人只有年销售超过500台方能够盈利,而系统集成商盈利微薄。

“突然爆发的大市场是馅饼还是陷阱?”曲道奎在行业会议上直言不讳,他认为,企业一定要认识到机器人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馅饼,很可能是个陷阱。所以企业一定要理性。

“传统机器人已经走下了高技术的神坛,面临较大的风险。”曲道奎表示,机器人是典型“三高”,技术密集度高,人才密集度高,资金密集度高,但是这个“三高”产业整个市场表现已经进入到产出非常低的状况,这就让下一步机器人谁来投资、谁来发展成为一个难题。

即便如此,曲道奎仍颇具信心。他认为,未来5到10年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有可能会发生大的改变,中国完全可能诞生一批优秀的机器人企业。关键是用市场化方式,开放式、国际化地不断交流。

此外,曲道奎认为,窗口期是非常关键的,中国发展的关键点在2015年,全球企业在中国布局基本完成,这时候真正进入白热化竞争的时候。而中国技术产业很可能5年之后重新洗牌。

市场对全球的企业是均等的,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于中国企业过早直接面临国外竞争,企业成长时间没有了。曲道奎提出,“我们还在摇篮当中,突然面临这样大的竞争,中国的企业怎么成长?”

中国将制定机器人产业路线图

同样令诸多业内人士担忧的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可能重蹈汽车产业覆辙。有业内企业家感叹,中国汽车消费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但是中国汽车产业哪里去了?中国丧失了大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我们做了很多高技术产业,但是中国产业链分工几乎都进入最低端的加工制造,机器人产业将来也会有这样的潜在风险。”

面对机器人产业的“内忧外患”,不少业内人士提出要重点发展自主技术,实现机器人零部件国产化。

但曲道奎似乎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中国应该利用机器人市场的大爆发来发展机器人产业链,包括零部件。但是并不等于中国机器人零部件做上去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就能成为全球第一。”#p#分页标题#e#

对于中国机器人竞争力和国产零部件的关系,曲道奎认为,可以通过资源整合的非常规发展方式跨越式发展,如果仍按照常规式发展,只能越追越远,永远超越不了。

曲道奎认为,核心技术还是要有,但是完全靠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很可能丧失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大机遇。因为现在的竞争并不是简单的拥有几项技术,几个产品就能竞争,首先要看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的模式。

有很多机器人企业主认为,机器人企业应该跟互联网企业结合,学习国外最新模式,利用全球资本,引进全球人才,借鉴中国的电商发展模式是未来发展趋势。

但曲道奎建议,机器人产业应从国家层面做顶层设计,重点要培养国际级的机器人企业,没有国际级的企业不可能成为国际级的产业。中国的高铁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国家主要资源集中在两家企业,利用国内的市场爆发,把中国自己的高铁培养起来。因此,机器人未来成功很重要的一个路子就是走整合资源之路。

 

对于“中国创造”之问,2014年12月20日,在成都举行的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表示,推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首先要从应用市场入手,帮助企业按照市场需求改进生产、制造工艺,物流运输流程和服务手段,通过建立自动化生产线和信息化手段来逐步提升科技水平。

前不久,有工信部人士向有关媒体表示,下一步将从多个方面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推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组织制定我国机器人路线图以及机器人产业 “十三五”规划。该路线图及规划包括加强对机器人产业的政策扶持;探索建立机器人产业准入制度;搭建产需对接平台为重点,促进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开展培育各家机器人产业推广示范基地的工作等。

行业动向

服务机器人将迎井喷 中国须突破“人机互动”瓶颈

每经记者 杜冉乐 发自成都

作为当前服务机器人产业化的高端领域,突破人机互动技术一直是一道门槛。但在相关专家看来,在服务机器人上,中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并不大,中国预计3~5年内很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2014年12月21日,在“服务机器人产业分析”分论坛上,新加坡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葛树志站在众人瞩目的演讲席上,不无自豪地说“机器人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这不是一个预言。”而在六七年前的时候,他就在大力倡导研究“人机互动”这一世界级重点课题。不过,那时在国内说“人机互动”似乎多少有些遥远。

权威统计数据透露,在世界范围内,目前服务机器人接近2500万台套、280亿美元市场,预计2017年服务机器人产值将超过工业机器人,达到500亿~700亿元美元。

2017年产值700亿美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863计划“十五”机器人主题专家组组长王田苗也表示,“服务机器人时代,正在悄悄走近我们。”

权威报告透露,在世界范围内,以家庭个人服务机器人与特殊环境服务的专用机器人为主产品销售,以个人、家庭、行业服务为特征的服务机器人接近2500万台套、280亿美元,超过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一半。王田苗预计,2017年服务机器人产值超过工业机器人,达到500亿~700亿元美元。

王田苗还举例说,“IROBOT清洁机器人以年增长25%以上速度发展,达芬奇医疗外科机器人净利润35%以上,以色列可穿戴式康复机器人公司上市当天市值达到80亿美元,国内大疆无人机销售额3年增长80倍等。”

“机器人从工业走向服务,尤其是创新性的服务机器人具有爆发性成长的特征,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王田苗强调。

王田苗解释说,这个领域是年轻人创业的乐土,不仅创造着实用技术,还在创造市场需求,但因为没有统一的产品形态和技术体系,仍处在分散化的高速发展阶段,但都具有高成长性,比如家庭清洁自主吸尘器、擦窗机、监控器、医疗外科机器人、可穿戴医疗康复机器人、军用无人机与地面侦察机器人、物流移动机器人等。

2014年初,谷歌拟以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Lab,为其进军数字化家居领域开启了一个“便捷通道”。据《华尔街日报》撰文称,谷歌的野心可能不止于此,目的可能要控制用户的“衣食住行”。#p#分页标题#e#

突围“人机互动”难题

“操控对于服务机器人很重要。比如我们经常谈机器人能帮助我们打扫房间、收拾桌子,很多人研究这个领域但产业化不成功。但有一些特定的机器人,比如医院的机器人帮我们运东西,就是一种操控。”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马修·梅森表示。

马修·梅森坦言,在家庭服务方面,机器人操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们要识别出一些直接简单的动作。也就是说,服务机器人需从模拟人类的一些简单动作开始,从而达到操控。实际上,这个领域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机互动”。

与工业机器人相比,服务机器人实现人机互动的难度大得多。王田苗解释说,“从载体、机械到感知,到智能控制,加上相关的交互,机器人体系在工业上是完备的,可以相互借用和支撑,但在服务机器人上就很难支撑,包括软体、感知、人工智能及人机交互。”

2014年12月20日下午,在央视《对话》栏目直播现场,一台递送话筒的服务机器人,迟迟不能正常操作。无奈之下,主持人只好调侃说,服务机器人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实际上,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也成为服务机器人多年来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关专家认为,日本在服务机器人,特别是赡养老人陪伴机器人上技术做得很好,但仍未大范围产业化,核心因素是担心机器人失控。

在葛树志看来,服务机器人不止是功能的简单叠加,机器人也不一定非要有胳膊有腿,但一定要有对话等感情互动。他强调说,“人机交互一定要安全,一定要互动,一定要自适应,这涉及多个关键技术的突破。”

德国汉堡大学多模式技术研究所主任、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张建伟也表达了乐观态度,“中国比国外差距较小,因为我们有物美价廉优势,有很大的用户市场,容易测试,服务机器人完全有可能3~5年内弯道超车,与其他国家同台竞争。”

路径之辩

“工业4.0”中国突围:模式派与技术派掀路径之争

每经记者 杜冉乐 发自成都

“工业4.0代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全价值链和生命周期控制产品的管理水平。”2014年12月21日,一场围绕“德国工业4.0”的高端论坛在号称 “未来十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的中国成都隆重展开,德国电子与信息技术协会董事长、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伯恩哈德·蒂斯如是说。

在德国SAP装备制造首席专家郭智麟看来,德国工业4.0带来的将是产品智能制造的个性化、高端服务和创新性。

面对德国“智能制造”的美好前景,国内正在筹备或计划涉足工业4.0的传统企业倍受鼓舞。不过,中国企业应如何迎接工业4.0?在上述会议上,分别秉持技术派与商业模式派的相关企业陷入激烈交锋。

技术派认为,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全球共享,中国企业必须扎实推进研发,应自主掌握核心技术,避免重蹈汽车领域的覆辙。而商业模式派则认为,与德国制造的精细、日本制造的精准相比,国内企业难以达到,着力点应在“快”,如快速设计、快速制造等。

模式派:看重发展方式

5年前,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球,一直号称是“世界工厂”的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首次遭遇了“用工荒”。政府出台了刺激政策,起到了经济托底的效果。但是,“产业升级”计划还是因为危机而受到一定影响。

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直接抛出了疑问,“之前是找不到人,现在是用不起人,人员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企业怎么抢占市场?”

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特别是传统“制造强国”德国野心勃勃的工业4.0计划,中国决策层也推出了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

郭智麟表示,“为什么工业4.0在中国这么热?因为谈到的事情都是中国企业需要的,比如高端设备。大家都知道,中国所有设备都偏向中低端,中低端利润率肯定较低,我们还是量产的。”

不过,围绕工业4.0的追赶浪潮,仍处于发育期的中国传统企业似乎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派认为商业模式是核心竞争力,他们认为世界是平的,比如借助资本的力量,但另一派坚持掌握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p#分页标题#e#

上海高威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津松认为,工业4.0需要解决如何在中国落地的关键问题。与德国制造的精细化、日本制造的精准化相比,中国制造这两个都相对薄弱。中国企业应从成本的4个维度入手,尤其是须考虑常被忽略的时间成本。

田津松表示,中国企业的着力点应在“快”字,快速适应市场、快速制造等,但须注意企业产品要符合市场需求、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智能化信息化生产、智能化企业管理和差异化经营模式。

“完全靠自己一点一点掌握核心技术,很可能会丧失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大机遇,技术必须要做,但更关键的是企业要在发展方式上下工夫。我们可以学电商,中国电商短短几年走到全球前列,主要是学了国外最新模式,借力全球资本,人才也全球引进。”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机器人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曲道奎亦如是说。

曲道奎以中国高铁为例,认为中国高铁能够成功走出去,得益于中国这个大市场及其培育起来的南北车集团。在他看来,与自主研发和开放式平台相比,依靠国际资源整合将是一个关键策略。

技术派:首先应把工业化做好

与模式派相比,技术派显得要冷静、低调一些。丁汉表示,在机器人应用领域,以前较多是搬运、喷漆、焊接、装配,但在航空业使用大的机翼铣削、磨抛机器人,有一些技术不是短期能解决的,练好内功把技术搞上去是紧迫任务。

“德国80%的博士毕业后走向企业界,基础理论很扎实,技术上突破力较强,而这方面正是我们的短板,我们需要做基础理论积累,真正给企业带来竞争力和效益。”丁汉强调说。

大连光洋科技集团董事长、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于德海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实现工业4.0,首先应把工业化做好。工业4.0其实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工业化是智能制造的物理基础,比如数控机床、机器人及其控制、执行等的关键部件,这些都是工业化的前提。”

于德海进一步称,“大家讲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等,这些技术全世界可以共享,但工业化的技术,像高端的控制技术,别说国与国之间,即便是企业之间,也是不交流的,这个没有可跨越的,也不存在中国能走出一种捷径,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大家一定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加上国家的顶层设计,各自发挥协同优势。”

专家解读

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张建伟:工业4.0将迎来大融合单纯并购可能“消化不良”

每经实习记者 黄宗彦 发自成都

2个月前中德两国签署了 《中德合作行动纲要》,自此工业4.0的概念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浪。国内外资本都瞄上了这块待开发的沃土,并先后投资设立以智能化生产为主的机器人制造企业。

工业4.0时代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在具体推行的过程中政府与企业之间是什么关系?在西门子公司等其他国外领先企业在中国施行工业4.0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和借鉴?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上,德国汉堡大学多模式技术系统研究所主任、汉堡科学院院士、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张建伟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并就以上问题做出解读。

工业4.0是新技术的融合应用

NBD:时下工业4.0的热浪在国内吸引了不少资本的关注,工业4.0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张建伟:工业4.0所实现的内容不是全新的,但其作为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可以认为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从机械化到电气化再到可编程的生产单元,最后到现在网络、信息、智能化和全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可以说工业4.0是一个技术大融合时代。

NBD:工业4.0能为制造业带来什么革新?

张建伟:最能体现成效的是生产模式。在智能数字化生产中,通过生产数据的记录来挖掘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出最优的制造模式。同时,还能减少产品开发周期,提高效率,实现标准化的产品质量。还一个变革点就是人机在智能化环境下将更好地交互,让各自优势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此环境下的工人不再是流水线上的工具,工作愉悦性也会提高。

德国工业4.0:政府统筹但不过多干预#p#分页标题#e#

NBD:在具体推行工业4.0的过程中,德国政府与企业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张建伟:德国主要依靠以西门子公司为首的大公司和以弗劳恩霍夫协会为代表的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机构来共同承担工业4.0的规划和实施。这项机制使生产制造和技术开发之间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政府的职能表现在顶层架构方面的设计,如对资金的引导和保证相关大项目的立项、评估、检验等环节正常有序地运行。总而言之企业施行具体项目,而政府统筹规划但不过多干涉。

NBD:西门子在成都设立了海外第一家数字化工厂,对此您怎么看待西门子和德国其他领先制造企业在全球的布局?

张建伟:从合作时间来看,西门子和中国的合作由来已久。在国际化方面,德国非常看好中国新兴地区的发展,比如成都将成为制造业的重心地区,因此富士康、西门子等工厂都选择在这扎根。另外,不同于别国的企业选发达地区建厂,德国更多的是考虑未来具有工业生产前景的地区。

中国可选择3种模式

NBD:目前中国要想实现工业4.0技术还是存在问题,那么中国企业应该选择并购还是自主研发的方式来发展?

张建伟:海外并购需要有很强的技巧,尽管现在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与国外对接,但目前能实现较好协同发展的例子比较少,主要因为了解双方企业文化和思维的人才非常少。

 

在实现工业4.0的应用方面,企业首先需要有一定的基础,不能连工业1.0、2.0或者3.0都没做过的情况下直接购买4.0的技术,买来也可能会消化不良。

并购只是一种模式,对于中国布局来说应该有3种模式可供选择。首先,本土公司依靠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创造类似工业4.0产品,这个目标通过实践可以达到;其次,通过与国外具有做工业4.0产品能力的公司合资开发,共享知识产权,进一步了解国内市场需求;此外,拥有充足资金的上市公司在准备充分的时候通过并购把工业4.0带来的变化与国内企业有机的结合,也会产生标杆效应。

资本力量

机器人搅动资本市场 概念热炒难掩低毛利困局

每经记者 杨建 左越 发自成都

机器人搅动资本市场,A股相关概念股票也一度一飞冲天。在外表光鲜的同时,机器人行业高端技术、高端人才、高投入,回报却是低附加值,也不得不面对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相关上市公司较多布局在低端市场的现实。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机器人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曲道奎指出,中国要发展机器人产业,首先要有大的有竞争力的企业。

长沙长泰机器人董事总经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杨漾也指出,机器人行业将进行国家顶层设计,集中资源打造几家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机器人概念股遭热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机器人价格的下降,劳动力工资的快速上升,机器人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机器人概念在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

A股市场,机器人龙头机器人(300024,SZ)从2012年12月22的11.5元(按照前复权计算)的价格上涨到2014年12月22日的41.71元,累计涨幅达262%。

机器人概念股的热炒吸引了各路资本的争相涌入,使得A股上市公司与机器人相关的资产并购愈演愈热。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两市已有超30多家上市公司涉及并购或投资了机器人、智能自动化项目,这些并购项目几乎都是民营上市公司作为主力。值得注意的是,逾80%的并购者主营业务不是机器人,跨界意图明显。

东方精工(002611,SZ)因收购嘉腾机器人20%股权,2014年以来股价涨幅高达165%;三丰智能(300276,SZ)涉及机器人从2014年4月份至今股价上涨90%。林州重机(002535,SZ)在公布涉及机器人业务以后,在短短3个月涨幅超过70%。新时达(002527,SZ)收购众为兴后,公司股价连拉7个涨停。

曲道奎告诉记者:“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的现实是高端机器人少,低端的比重较大,而且重复建设,行业呈现小、散、乱”。最终的结果是“三高一低”,即“高端技术、高端人才、高投入,回报是低附加值”。#p#分页标题#e#

长江证券研报显示,虽然工业机器人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产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也长期依赖向外资购买。目前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还是以中低端的三轴、四轴机器人为主,高端六关节轴机器人占比还不足6%。其他国家的多关节机器人占到全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比重已经到了62%。

记者查阅数据了解到,国内上市公司约有62家涉及智能机器,其中40家涉及机器人行业,包括20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本体制造商、10家系统集成商。在最核心的零部件领域,只有3家做减速器,3家做控制系统,4家做伺服系统。

长江证券研报显示,国内大部分本体企业在政府的补助之下,仍然处于盈亏线的边缘。但系统集成领域盈利能力相对较可观,毛利率平均能达到30%左右。此外,零部件企业能够做到核心部件自给自足,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盈利能力。

记者注意到,上游核心零部件与下游系统集成商拥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平均毛利率大致在30%左右,涉及这两块领域只有18家上市公司。而处于中游的本体制造商,毛利率仅有10%~20%,上市公司涉及较多,达到20家左右,说明较多A股上市公司布局在机器人低附加值的低端制造领域,高附加值的高端核心领域布局较少。

借助资本市场整合资源

尽管行业存在上述问题,但行业人士对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信心。

“机器人这个行业其实是刚刚起步,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我们才会真正进入机器人的时代。现在还是停留在‘机器’时代,还没进入‘人’的时代,所以这个时代是非常长的。”曲道奎说。

谈到机器人未来的应用领域,曲道奎认为,3C和3D行业里可能会出现机器人潜在的大市场。3C领域在中国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那么未来机器人的替代空间是很大的。

他认为,机器人在3D行业也前景可观,即dirty、danger、dark。在脏乱差、危险枯燥这些领域,国外这个产业链已经消失了,低端制造已经转移到中国了。而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典型集中在3D这个领域。这个领域现在更需要机器人来替代,因为环境太恶劣了,很容易有生命危险,产生职业病。更关键的是,恶劣环境下的工作面临招工难的情况。如果能够解决机器人在这些领域的技术问题、企业的经济能力也可以承受,那么机器人就可以在这些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对新型制造的工艺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或者行业资源整合。国内企业既要降低机器人成本,还要提高本土机器人的竞争力并进行进口替代,向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突破是必然要求。

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被称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上市公司在核心零部件资源整合上面有先天的优势。记者了解到,目前涉及控制器的上市公司有华中数控(300161,SZ)、新时达旗下的众为兴、慈星股份参股35%的固高科技,均已实现了控制器的自主生产,国内企业机器人控制器产品已经较为成熟,是机器人产品中与国外产品差距最小的关键零部件。

新时达利用资本市场并购众为兴后形成的机器人领域协同效应可作为经典案例,众为兴涉及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产能为年产660套,在核心技术方面,众为兴的运动控制器目前能够支持32轴的运动控制(国外6轴以上技术对华禁运)。公司收购众为兴后完成了上游控驱一体化+中游机器人本体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减速器方面,秦川机床(000837,SZ)在资本市场整合大股东的RV减速器生产线,规划年产18万套。公司250AII减速器通过国家863项目鉴定验收。秦川机床将从关键零件关节减速器做起,逐步介入伺服机、驱动器以及机器人整机。秦川机床工程师告诉记者,公司RV减速器由于系列产品不齐,目前处于小批量的生产阶段,还会陆续开发一系列不同规格的减速器,因为市场需要不同型号的减速器。

国产伺服系统在功能、性能和工艺方面,与日系产品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在缩小,相关上市公司有汇川技术(300124,SZ)、华中数控、新时达等。

低端产品竞争已白热化

杨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国家将对机器人行业做顶层设计,将集中资源打造几家机器人龙头企业,带领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杨漾透露,长沙长泰机器人公司是央企中轻集团下面的公司,长泰机器人想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目前正在股改,准备IPO上市。如果IPO上市不成功,不排除在A股市场买壳上市。

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表示,中航工业拥有比较完善的航空技术和产业体系,在广电、监测、控制、驱动、信息处理与新材料机器人智能技术上拥有相对优势,同时集团内部也有需求。中航工业把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大力培育,并在高端机器人方面及早布局。#p#分页标题#e#

林左鸣表示,中航工业将加快航空科技成果向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化转化,推动机器人应用于服务和家庭等领域,当机器人像家电、轿车一样进入千家万户,必将形成巨大消费市场。

曲道奎向记者表示,目前传统机械手这类低端产品的竞争已达白热化,技术门槛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但是新一代机器人是蓝海市场,新松要完全避开传统机械手等低端领域。近年来,新松机器人已经将注意力放在了中高端技术和产品上,产品布局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不过,新松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与国外企业相比较,还存在着明显的距离。据统计,国内机器人的过半市场被以“四大家族”为主的国外企业占据,而新松机器人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为4.4%。

一位券商分析师也向记者提到,新松与“四大家族”之间是差异化的竞争。“四大家族主要是在汽车领域,有固定的合作伙伴,市场已经分割的差不多了,在这一块别的企业是不好进入的。但是在其他的行业和领域,从目前来看他们还没有怎么进入,因为觉得太小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