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凡达》,受伤退役军人杰克靠意念远程控制其替身在潘多拉星球作战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在中国国防科技大学,也有一个脑控机器人项目,使科幻电影走向现实。通过技术将人脑电波转换成指挥机器人的计算机指令,从而实现用人脑直接控制机器人运动。
国防科技大学认知科学基础研究与创新团队组建于1998年,2008年该团队在认知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国防科大首次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此奖项。也是总装系统成立以来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
一个小巧的机器人正按照指令前进、转向、倒退。这些动作并非由人手工操纵,而是由人脑直接进行控制。这是国防科技大学认知科学基础研究与创新团队正在进行的脑控机器人实验。
此前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也用类似的技术让大脑可以靠思考来控制机器狗踢足球。飞利浦公司也宣布将推出可穿戴脑波追踪设备”,这种设备能够为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患者提供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著名科学家霍金患有此病。
目前的“脑控”技术主要基于脑电现象,由于脑神经信号的传递通过细胞膜两侧的离子运动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微弱的电流,可以用精细的电极从头皮外采集到。可以扫描脑电波,并据此绘制出大脑计算机交互界面,随后设备所采集到的数据将传输到平板电脑上。
脑电波电极帽能够采集脑电波,这套装置把微弱的脑电波放大,传送到计算机中。计算机从这些脑电波信号中读取人的想法,然后通过复杂计算把人的想法转换成机器人的控制指令,并通过无线装置发送给机器人,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从2004年开始,美国国防部DARPA就已投入巨资,在杜克大学的神经工程中心等全美6个实验室中展开了“思维控制机器人”的相关研究。尽管距离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尚早,但科学家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
美国军方早就对《阿凡达》影片中出现的BCI技术展开了研究,并打算在未来打造出电影中的巨型“机械战士”,让士兵用意念远程操纵他们的“阿凡达”替身在战场上作战。
近几年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欧、美、日相继启动各种人脑计划,中国也全面启动了自己的脑科学计划。目前,“中国脑计划”已经获得国务院批示,并列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将从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三个方向全面启动,全面推动脑科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