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轨道交通新闻

面对产能过剩 中国造船业如何应对

激光制造商情 来源:国际船舶网2010-12-10 我要评论(0 )   

12 月 2 日, 2010 中国造船与国际船舶交易峰会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以为中国船企提供交易策略和将中国造船推向国际市场为宗旨,组委会特邀了 10 多位国内外船舶实业界...

122日,“2010中国造船与国际船舶交易峰会”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以“为中国船企提供交易策略”和“将中国造船推向国际市场”为宗旨,组委会特邀了10多位国内外船舶实业界、研究界、法律及金融界等重量级人士到会,与近200名参会代表交流探讨当前形势下中国造船的国际化市场营销及其相关策略,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兴趣和积极探讨。据记者了解,将中国造船与国际船舶交易话题联接作为峰会命题在国内众多业内会议中尚属首次。

中国船舶工业市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新龙就当前国际造船市场形势和中国造船业发展格局,作了《中国造船界的国际化营销发展战略》的专题演讲,结合中国造船业国际化营销存在的不足,分析“十二五”期间船舶业国际营销的外部环境,他建议,中国船企要不断完善经营集中模式,建立起更加富有活力、高效运行的营销体系;要与国外知名船舶经纪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紧密跟踪市场需求及船舶技术发展动态,提高对市场的判断和研究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加强海外营销网点建设,加大市场开发和客户服务力度;要探索通过多元化的资本运作方式支持市场营销等途径。

中国造船业产能过剩如何应对是不少与会者寻求的话题。已在船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陈金海的一个《产能过剩条件下船企的应对策略》演讲引起参会者认真关注。金融风暴风险尚存,中国造船突围攀升;产能迷雾扑朔迷离;难题亟待破解:航运业时高时低,前景难测;新规范接连出台,荆棘丛生;汇率战狼烟四起,动荡难安;竞争力差距明显,压力倍增;成本帐节节升高,优势不在……陈金海呼吁,船舶产业的政府调控、产业协同、专业分工、市场拓展、降本增效、苦练内功等等都是当下需要采取重要措施。

美国TakenakaPartnersLCC的副董事长金庚俊先生和原上海船舶工业贸易公司的陈存信高级工程师他们都围绕造船新技术推动对船舶国际化市场重大影响作演讲。金先生用自己熟悉的事例说明业界一个普遍的事实,船企竞争力提升源于“大多数都重视造船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陈先生在带着大家回顾了这些年船舶业界的种种技术新规则出台后用理性的思考层层提出:如果我们设计不出符合新规则的船,我们只能买国外船东提供的设计,不光船价没有竞争力,而且造船的成本和周期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我们设计出符合新规则的船;由于配套设备不能解决,要从国外进口,在市场竞争剧烈的情况下,同样会造成成本增加,周期拉长。如果我们设计出符合新规则的船,又能生产配套设备,但是由于船厂造船工艺落后,质量达不到标准,苦果也会一样结出。当前,欧、美、日、韩等船舶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凭借自身技术忧势,利用其在国际海事组织中所占据的有利地位和技术上的话语权,通过国际海事组织密集推出了一系列新标准、新规范,遏制着我国船舶工业的顺利发展。只有手中掌握技术,才能占有国际规则、标准的话语权,才能有船舶贸易价格的制定权,才能真正占有市场的份额。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香港法律界、上海交大等高层管理人士或专家还就当今船舶交易中融资、租赁和法律事务等热点问题提出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让与会人士颇多受益。

峰会除主题演讲外,还设置了部分嘉宾与参会者的交流和互动,国内一些知名造船企业的代表和国外船舶界当前影响力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代表和广大参会者共同围绕中国造船的国际化市场营销和相关策略进行了对话交流,探讨了许多共同关心关注的问题。

这次会议不仅吸引了国内造船及配件行业人士,还吸引了不少融资租赁和法律界人士,特别是许多国外造船和船公司代表以及大的航运公司在中国的经纪代表等的参会,更给会议带来新的前沿信息。本次峰会是由江浙沪三地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主办,并得到我国主要沿江、沿海6省船舶行业协会和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市浙江商会、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管理会等单位大力支持,会议由从事国际船舶贸易多年的上海久和船舶进出口有限公司和已在船舶贸易的互联网领域探索多年的中国国际船舶交易网全程承办,呈现明显的专业性、策略性和实务性特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