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两会”在京召开,今年作为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人们对“两会”给予了更多关注,“惠民生”、“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等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环境问题已经成了重大的民生问题,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各地爆发的环境事故此起彼伏,环境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居民的生存与生活,尽管国家不断推出环保政策,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强,仍然无法有效缓解目前的行业现状。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由于前期环保工作的疏忽,在环境污染度过潜伏期后,现阶段恐将进入事故爆发高峰期,这与环境污染的滞后性、隐蔽性密切相关。
其次,虽然现阶段环境监控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环境污染事故的总量在减少,但是却极易出现爆发性的特大环境事故,这主要与监管漏洞有关;再次,地方政府作为不一,掌一届权,做一届事,对于持续性的环境治理,更多的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效果,在以政绩考核为中心的今天,社会效益难以撼动地方政府牺牲经济效益。
解决环境问题往往会跟地方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解决医疗、教育、住房、社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需要大量的政府资金,为了满足这部分支出,需要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不但需要企业和政府的投入,还需要限制重污染企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环保部在十一五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节能减排的成效可以看出我国在环境问题上的重视程度。十二五期间,环保工作的开展更多的是深入到各行各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同时,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切实引导环保工作进入良性发展的循环轨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