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太阳能工艺

多晶硅企业受损于“产能过剩”论

激光制造网通讯员 来源:中国IC网2011-07-04 我要评论(0 )   

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掀起的移动终端产品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关键零部件厂商也频频上演抢单戏码。由于触摸屏占移动终端产品成本比重最高,相关厂商的角 力也最受关注。拓扑...

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掀起的移动终端产品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关键零部件厂商也频频上演抢单戏码。由于触摸屏占移动终端产品成本比重最高,相关厂商的角 力也最受关注。拓扑产业研究所经理柏德葳近日表示,2011年平板电脑出货量将超过5000万台,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3.88亿部,在两大主力产品驱动 下,2011年触摸屏需求将达到9.51亿片,较2010年的7亿片增长了34.3%,从出货金额上看将达到85亿美元。

    展望全球触摸屏产业,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仍将执市场牛耳。拓扑预估,2011年国内业者出货量市场份额约为20%,台湾地区约为48%,日、韩则各占 13.5%和15%。虽然莱宝高科、南玻、长信科技等多家国内触摸屏企业正积极扩张产能并完善产业链,台湾地区也拥有领先于世界的量产经验和实力,但日韩 业者一方面掌握材料和技术专利优势,又有自有品牌产品作为自产触摸屏出海口。因此,两岸触摸屏厂商不应自满于市场份额的暂时领先局面,而应尽快思考如何布 局附加值高的新材料和OLED等新技术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及早摆脱受制于日、韩业者的困境。

    拓扑预测,2011年普通功能手机出货量为7.98亿部,智能手机3.88亿部,其中触摸屏在功能手机的渗透率为33.8%,在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则高达 87.5%;加上平板电脑的大量出货需求,上述3种产品即占整体触摸屏需求的70%。由于平板电脑面板尺寸约为智能手机的6倍,预估将成为下一波推升触摸 屏需求成长的关键。

    尽管市场需求庞大,但触摸屏仍然供过于求。拓扑表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仍为品牌大厂掌握,惟有切入品牌大厂供应链,甚至成为其长期合作伙伴,才能稳守订 单。然而,品牌大厂对技术质量和成本的要求极严,小厂无论资源或技术能力都较难满足其严格要求,只有技术优于同业,生产优良率达八成以上,又有系统整合资 源可压低成本的大厂,才较有机会接获品牌大厂订单。

    身为触摸屏产业后进者,市场份额却能迅速超越日韩美等国,显示出我国触摸屏产业环境已发生质的改变。拓扑产业研究所上海研究员张之烦表示,从2010年起 国内触摸屏产业界一直积极进行两件事情:一是扩张电容屏产能;二是高阶ITO导电膜玻璃、盖板玻璃、触摸屏用素玻璃甚至触控IC方面都实现了自制,产业链 逐步完善。经过一年多的积累,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如莱宝高科、南玻、长信科技、宇顺电子、超声电子、欧菲光、华睿川等。

    在国内100多家触摸屏企业当中,适度整合与淘汰将是必然趋势。拓扑认为,要能脱颖而出,首先就是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相关行业经验。如业界称为“触摸屏三 杰”的莱宝高科、南玻、长信科技都是以ITO玻璃起家,在镀膜技术上拥有很深的积累,莱宝高科TFT和CF的光刻工艺都可以和触摸屏工艺嫁接。其次,触摸 屏产业在扩张和扩产过程中,必须拥有充裕资金。最后,还有一定的关系网和口碑。在电阻屏时代,国内很多企业都与终端客户建立了良好供应链关系,绝大多数企 业从电阻屏转型到电容屏的过程中会把这样的优势延续下来。

    拓扑指出,目前国内知名触摸屏企业均属于上市公司,而从2010年开始,触摸屏概念一直在中国股市被热炒,基本上国内触摸屏产业并不缺钱。既拥有资金和上 下游渠道关系,再加上技术的提升,若能经过适度的企业整合汰换,预估中国触摸屏企业在全球产业界重要性将持续提升。

    而台湾地区面板和彩色滤光片厂商为应对触控大潮,也正在积极调整生产线,转移中小尺寸旧生产线至新显示技术或投产触摸屏,以消化过剩产能,强化5代以下生 产线利用率。拓扑认为,触控需求倍增对面板大厂如友达、奇美来说,无疑是东山再起的新契机,除了加快IPS面板研发与量产速度并切入触控模块技术之外,更 应积极整合一条龙触控产业链,才能有效发挥集团资源效益优势以击败竞争对手。

    张扬告诉记者,中国多晶硅企业的成本按照300元人民币每公斤计算(最低的已经达到了23美元每公斤),销售价格按照650元每公斤计算(最高价格达到 800元每公斤),国内厂商损失利润140亿元,国内减少产值260亿元;考虑海关增收的33.6亿元增值税,国内税收净损失45.6亿元。

    国内企业失升级良机

    “如果他们老老实实地按照‘38号文’的要求,就会和其他大多数厂家一样,因为受到规模限制,不仅多晶硅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能耗污染问题也很难得到解决。”王川说。

    另一位从事多晶硅生产的国内企业负责人王川(化名)也向本报记者爆料称:“由于‘38号文’对国内多晶硅进行打压,因此,国内厂商失去了许多以规模换成本的机会。”

    “从现有国内西门子法工厂的情况看,凡是已经上了规模的厂家,成本都大幅降低,能耗也大幅下降,污染问题也基本解决。”王川称。

    王川说:“以江苏中能为例,该公司到2010年9月的成本已经降到24美元,也就是直接成本为160元每公斤,考虑折旧和利息,成本也已经不到220元每公斤;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多晶硅在350元每公斤的价格,就属于正常的市场价格。”

    “但是,江苏中能的成功,是由于其敢打擦边球,顶着‘38号文’的压力,他们悄悄地把原来的每年13500吨的生产线,成功地‘升级’到每年20000吨,从而一跃超越日本企业成为亚洲最大的多晶硅制造商,而且也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污染的问题。”王川称。

    “如果他们老老实实地按照‘38号文’的要求,就会和其他大多数厂家一样,因为受到规模限制,不仅多晶硅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能耗污染问题也很难得到解决。”王川说。

    紧接着,王川向记者道出了更为内幕的实情。

    2010年,多晶硅的市场价格从40万元每吨上升到70万元每吨(现货价格达到80万元每吨);按照每瓦8克多晶硅计算,光伏组件仅多晶硅环节成本就上升 了2.4元人民币/千瓦时,对应到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上,意味着每度电成本增加了0.12元。按照我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补贴5GW、时间25年计算, 仅多晶硅的成本上升一项,就需要政府多补贴225亿元。

    然而,据记者了解,出于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光伏产业领先优势的恐惧,也由于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大,贸易保护势力的抬头,从转嫁其国内经济矛盾的角度出发,欧美各国连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试图打压中国的光伏产业。

    王川称,继试图提高关税的企图失败后,德国祭出了设置光伏产品进口的转换效率下限的技术壁垒,欧盟企图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美国借道钢铁工人联合会要求对中国启动“301法案”调查,日本则对光伏所需的石墨和碳纤维等产品限制对中国出口等等。

    业内人士呼吁放行暂停项目

    一位接近于工信部的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发布,令数个停滞的多晶硅项目重现曙光。#p#分页标题#e#

    “‘38号文’在年内可能解禁,但是具体时间尚不清楚。”上述这位人士说。

    2011年3月中旬的时候,国内最大多晶硅厂商保利协鑫董事会主席朱共山宣布,在硅材料业务方面,将在现有的多晶硅及硅片产能基础上进行扩产,预计2011年底多晶硅产能达到46000吨。

    除了保利协鑫有产能扩容计划之外,赛维LDK、大全集团、中冶集团等均有类似安排。

    “中冶有计划拓展多晶硅产能,计划2011年产能达到1万吨。”中冶集团副总裁张兆龙表示,中国多晶硅的产量并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所以不存在产能过剩,而目前国家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

    张兆龙认为,虽然生产1吨多晶硅需要耗电上万度,但是多晶硅使用后产生的能效比较高,所以“多晶硅不是两高产业”。

    今年1月份工信部、发改委、环保部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给多晶硅企业带来了一线曙光。

    5月31日,一位参与《准入条件》起草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规模、能耗、环保,是《准入条件》为中国新建多晶硅项目划定的“三条红线”:单线产能3000吨以上,综合能耗不超过200千瓦时每千克,并减少污染。

    “以产能标准为例,这是一个国际标准,目前,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中,仅有1/4达到了这个水平。而目前已备案并准备建设的项目,在《准入条件》出台后,将有一半无法通过审批。”上述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已建成的我们不管,新上的项目必须达到这个标准,才能立项。”上述人士表示,此前,新建多晶硅项目实行“备案制”,但在《准入条件》出台后,将实行“审批制”,不符合《标准》的新多晶硅项目,将无法上马。

    张扬告诉本报记者,今年应该会有数个多晶硅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核准项目除需满足《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要求外,应该会在资质较好的企业中选择,同时在原地新建、扩建的可能性极大。

    张扬认为,国内规模小于3000吨的多晶硅小厂确实存在耗能高和没有封闭循环装置等问题,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已对此做了明确规定,加之瓦克、德山、OCI等国际大厂都在扩产,“国内成本高出国际大厂20美元/吨左右,如果不扩,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

    一位接近于工信部的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发布,令数个停滞的多晶硅项目重现曙光。“‘38号文’在年内可能解禁,但是具体时间尚不清楚。”上述这位人士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