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上尿路结石通常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但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结石长径大于1.5cm的输尿管结石、大于2.5cm的肾或者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的铸型结石,经ESWL后大量碎石屑进入输尿管内,容易堆积形成结石串即所谓“石街”,继发形成息肉包裹、严重输尿管水肿、严重梗阻感染,最终导致肾功能严重受损[1]。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9月至2008年9月78例输尿管石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研究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LL)与气压弹道碎石术(pneumatic lithotripsy,PL)治疗ESWL术后输尿管石街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患者均有因泌尿系结石行ESWL治疗史,经B超及泌尿系造影明确诊断输尿管石街形成。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32~50岁,平均45.3岁。石街形成时间1~9个月,平均4.5个月;其中上段28例,中段19例,下段31例;石街长度3.5~8.0cm,平均5.5cm;结石直径0.6~1.5cm,平均0.8cm。46例接受LL治疗(LL组),32例采用PL治疗(PL组)。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截石位,麻醉方法为连续腰硬联合。①LL组采用WOLF F8输尿管硬镜,导管引导下经尿道进入膀胱,找到患侧输尿管口后,持续液压泵灌注下沿斑马导线进入输尿管腔,在输尿管镜下窥清结石后,置入钬激光光纤(光纤直径550μm)直抵结石表面。一般设置激光功率为0.8~1.2J,频率8~12Hz。将结石尽量击碎至直径<2mm。 同时处理黏膜息肉、黏膜出血等合并症。在接近石街最上端时,注意控制冲洗液压和流速,尽量防止结石被冲入肾脏,直至将整条石街贯通。结石碎末随冲洗液排出,部分术后可自行排出。常规经输尿管镜直视下至肾盂或上盏后,留置F5双J管和膀胱留置导尿管,手术时间20~50min,平均32min。术后留置尿管1~2d,双J管3~4周拔除。②PL组使用进口WOLF F8/9.8输尿管硬镜,国产气压弹道碎石机。在注水情况下经尿道将输尿管镜沿输尿管导管置入患侧输尿管。并发输尿管狭窄者在输尿管镜下进行扩张,窥见结石后,用气压弹道碎石机探针将结石轻压在输尿管壁上,启动气(151.99~253.31kPa)采用单次或连续脉冲方式粉碎结石,一般都可将结石粉碎至长径3.0mm以下,较大的碎块用取石钳取出,术后常规在输尿管镜下放置F5双J管引流2~4周并留置导尿管1~2d。术后复查X线腹部平片,有长径大于5.0mm残留结石者择期再次行ESWL。
1.3 评价指标
单次碎石率、手术时间、结石排净时间、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均数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情等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LL组46例患者,一次打通石街隧道碎石成功率达97.8%(45/46),1例上段输尿管石街在行钬激光碎石时,部分结石移位至肾盂再次行ESWL,ESWL术后结石排尽,2例术后轻微血尿。PL组32例患者的碎石成功率达71.9%(23/32),其中6例较大的结石碎块被冲入肾盂,3例合并结石下方息肉,不能直视下碎石而改变术式,3例术后仅有轻微血尿,所有病例术后复查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手术中均未发生输尿管黏膜撕脱、输尿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LL组和PL组比较,单次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及结石排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见表1。 表1 两种手术方式各项评价指标比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