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金属钣金新闻

武汉以创新打造“光谷模式”(一)

星之球激光 来源:人民日报2012-08-23 我要评论(0 )   

在武汉之东,一个沸腾着创新血液的现代特区正在迅速崛起。在这里,新兴产业欣欣向荣,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它就是中国光谷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

          在武汉之东,一个沸腾着创新血液的现代“特区”正在迅速崛起。在这里,新兴产业欣欣向荣,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它就是“中国光谷•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光谷肩负历史使命,理应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探路者、先行者。”武汉市委常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马旭明说。

  不久前,科技部按照产业规模、创新能力等10多项指标,对全国88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居全国第四,而创新实力居全国第二。

 

  光电产业领跑全国

  新兴产业安营扎寨

  “3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现在光谷正迈上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光清说。按照规划纲要,到2020年,东湖示范区将实现企业总收入3万亿元,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享誉世界的“光谷”。

  面对这样的目标,光谷人信心满怀。因为从1988年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启动建设至今,光谷已经形成了五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已建成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中国光通信领域重要的科研开发基地。目前,开发区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国际市场占有率也达到12%;光电器件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0%和6%。

  除了光电子,生物、环保节能、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业也异军突起,成为光谷产业的新支柱。以刚刚起步的“光谷生物城”为例,3年之内,就引进了美国辉瑞、德国拜耳、美国霍尼韦尔、美国赛默飞世尔、柏林化学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国内最大医药集团国药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短短3年,入驻企业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引进项目304个。

  2011年,全区实现企业总收入381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今年上半年,光谷累计完成企业总收入2236亿元,同比增长29.32%。光谷,已成为湖北省创新活力最强,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