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武汉骄阳似火。各大高校因为学生放假而显得异常安静。走进华中科技大学绿树浓荫的校园,却依然有不少教师、学生来去匆匆。透过一间间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的门窗,你会发现,里面依然有做实验、处理数据的研究生。
“现在的华科有一股拼劲儿,铆足了劲要干出一番事业。很多实验室、研究中心都没有放假,教授、研究生都在大热天里卖力搞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前进说。
“华中科技大学要为20年后的中国做科研,这就是我们的定位。”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彭芳瑜说。
筚路蓝缕,创新才有出路
60年,从最初几个大学工学院拼凑而成的华中工学院,到声名鹊起的华中理工大学,再到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这所知名高校一路走强。
在机械学院的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板前,彭芳瑜教授给记者讲了一个学院师生都知道的故事。1986年,时任校长黄树槐到日本一数控企业考察,听当地工作人员说:“你们中国引进的数控系统,其实是我们日本已经淘汰的系统。”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国后,他就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数控技术纳入机械学科的重点资助项目,组织学校开展数控技术研究。
当时的华科硬件基础薄弱,但科研团队经过奋战,率先探索出了“基于PC平台、软件突破”发展数控产业的技术路线,研制成功华中I型系统并逐步形成产业。10年后,华科的数控技术依靠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迅速崛起,打造出了数控技术的民族品牌。
“搞科研就是要不断地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出路。”这是历经风雨后黄树槐的感悟。
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华科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牵头开发的中国教育科研网格,被国际权威网络组织认定为全球最著名的6个网格系统之一;建设的3兆瓦碳捕获试验基地,成为国内最大富氧燃烧碳捕获试验系统;成功开发出了基于粉末床的大型激光快速制造装备……
科技创新,催生大产业集群
除了前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究之外,华科还构建起了包括知识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三个层次的金字塔形科技创新链体系,完成了产学研的结合。
“知识创新平台是塔尖;技术创新平台是塔身,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和部省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共建技术中心提供技术转化的支持;成果转化平台是塔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校企合作平台和驻外研究院提供产业载体。这个体系保证了研究成果可以从高端到落地,从实验室到千家万户,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链条。”周前进说。
光谷激光产业群的诞生,是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向地方延伸的典型代表:先有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知识创新,再经过激光国家工程中心的技术创新,最后经过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给激光公司。下游产业又通过对科研课题的提炼,提出新问题,驱动学校科技创新平台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如今,光谷已形成国内最大的激光研发、生产、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散布着由50多家激光企业所组成的激光产业集群,几乎每家企业的管理层或研发团队都有华科人的身影。
华科在武汉中国光谷腹地创建了大学科技园,已孵化培育出华工科技、华中数控、天喻信息等3家上市公司。
引领社会,做“有理想的大学”
华科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还延伸到了全国许多地方,为区域产业升级及经济社会建设献智助力。2007年,华科和东莞市政府、广东省科技厅共同创立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学校将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学科资源投入到研究院,派出教师长期入驻东莞,围绕数控装备、电子制造、制造信息技术以及材料和模具等方向,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产业孵化。5年来,研究院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率高达80%,已开发出10多台套装备,在企业获得广泛使用,为1000多家企业提供多类技术服务,孵化出8家高科技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10亿元。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认为,数十年来,华科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就在于坚守“引领社会进步”的理想。“大学是人类文明的‘反应堆';一所有理想的大学,当有志于引领社会进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