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兴通讯(10.89,-0.11,-1.00%)发业绩预告,称预计公司2012年亏损25亿元至29亿元,相比2011年同期的净利润20.6亿元下降221.35%至240.77%。此前,中兴为扭亏曾出售下属子公司长飞投资、中兴特种设备和中兴力维股权。
近日,中兴通讯发布2012年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公司2012年亏损25亿元至29亿元,相比2011年同期的净利润20.6亿元下降221.35%至240.77%。中兴通讯表示,造成公司全年业绩亏损的原因主要系国内部分系统合同签约延迟、终端收入下降,部分国际项目工程进度延迟等综合影响所致。
有意思的是,早在2012年前三季度中兴巨亏17亿元时,曾出售下属子公司长飞投资、中兴特种设备和中兴力维股权。按照中兴的说法是,出售股权有利于公司集中力量,专注主业,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并表示力争在第四季度扭亏。如今看来,中兴弃子求生的做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风波才刚刚开始
中兴给出的2012年前三季度亏损和全年预亏超25亿元的原因几乎一样:“国内部分系统合同签约延迟、终端收入下降,部分国际项目工程进度延迟等综合影响所致。” 这是中兴上市15周年来首度出现巨额亏损。要知道,2011年中兴仍然有20.6亿元的盈利。
对于中兴业绩大幅下滑,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王宁远并不感意外。他告诉记者称,其出现严重亏损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宏观经济萎靡不振导致的行业利润大幅下滑,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兴正面临运营商设备投资的减缓、运营商收入确认方式的改变等因素。
相较于此,IT时评人张书乐的观点更为直接。在他看来,亏损是中兴以“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规模”的必然结果。“关键在于把价格放在了比创新更高的位置,以更低廉的价格去开辟市场,而不是去以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但它毕竟是一个非劳动密集型行业,一个创新行业,战略上的失误造成了它结果上的失败。”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敏感时期,中兴高层进行了改组。1月14日晚间,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监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13年1月14日召开;审议通过《第五届董事会工作总结》、《关于董事会换届及提名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的议案》等。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解聘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同意公司不再聘任谢大雄先生为公司执行副总裁,不再聘用倪勤先生、武增奇先生及王家然先生为公司高级副总裁。
“高层的变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战略上的分歧。用断臂求生的方式来谋求翻盘,往往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中兴走得太急,扩张的太快,却忽略了创新这个题中应有之义,往往因为没有一个核心支撑的骨架,一触即溃。”这是张书乐最核心的观点。
谢大雄此前兼任中兴通讯CTO,一直负责产品研发。其下台被认为与公司巨亏有直接关系。“公司已明确巨亏责任在产品研发的重大战略决策严重失误,错失LTE先机。”中兴一内部员工告诉记者。难道,这只是谢大雄一人之责吗?
针对于此,张书乐的观点是:责任不应该是某一个人的,只是他或许作为主导者,承担了部分责任,关键还是中兴没有看清自己应该走的路,才会导致战略上的分岔和失误。“我认为,个人承担的应该主要是战术上的失误,而战略上的问题在于整个领导层面。”
另外,中兴下届董事会即将于2014年换选,史立荣能否连任是个问题。自中兴实行轮值CEO以来,史立荣是第二位被换选上位的CEO。
中兴通讯声称,2012年公司的销售收款较上年有一定增长,预计将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时持续实施的成本费用管控、新增订单毛利提高和投资收益,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公司预计2013年一季度实现盈利。
同样的话在2012年第三季度也出现过。业内人士表示,中兴过于乐观。
今年一季度无望扭亏
当初为了弥补2012年前三季度巨亏,中兴在第四季度开始加快内部转型步伐。求生的办法不外乎以下几种:断臂售卖3家非核心资产子公司、整合海外办公室、削减员工人数、调整管理层、收紧收入确认方法等一系列整改措施,甚至成立执行副总裁带队的“专家扭亏团”,专门对已签亏损项目减亏或优化。
遗憾的是,这些方法都没有把中兴从巨亏的深渊中拉回来。现在又把希望寄托在2013年第一季度。
“中兴想要在一季度扭亏,难度其实很高,毕竟创新和核心竞争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中兴过去太倚重于价格战和扩张,立刻掉头很难。”张书乐告诉记者说。
相比较而言略显讽刺的是,同是国内通信设备商,华为2012年净利润高达154亿元,员工奖金总额为125亿元。
张书乐分析称,华为和中兴在盈利上的巨大差距就说明了战略上的不同。“华为也在做价格战,也在扩张,但用各种新品来打造不一样的创新概念,如近期推出的旗舰手机Ascend D2,尽管尚无法抗击苹果、三星[微博],但在中低端手机里,它的超薄、耐用和智能化,都是领先的。这尽管只是一个小点,但却能折射出华为在整体布局中以创新为纲的战略思维,而现在华为得到了回报。”
事实上,在稍早前中兴也发布了手机新品牌Nubia(努比亚),定位于个性人群中的中高端智能手机,这是中兴通讯成立27年来,首次在集团品牌之外发布新品牌。Nubia总经理倪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Nubia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能和某水果手机相抗衡。此番话剑指苹果。只是目前Nubia还在预售期,销售数据暂不得而知。
然而部分业内人士并不看好,一针见血地指出,高端手机如果只是华贵,诺基亚[微博]早有尝试,结果如何,已经一目了然。外表上的精致,如果没有内在的支撑,意义又有多大?消费者购买手机,早已不再是看耐摔与否的“砖效应”,也不是看外面是否耐看的“钻效应”,而是先看内在的东西是否实用,如果平台拓展性不强,或与竞品无本质区别,仅仅看壳子,何以显示VIP。
无独有偶。张书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中兴的表现和联想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中国IT产业、通信产业都有一个弊病,重拓展,重名位,轻创新,好跟风。”他认为,在兴起之初,这样做很有效果,扩张很给力,但目前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台阶后,则需要有新的战略思维,即以创新带动生产,以创新撬动市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