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激光炮
日前,美国海军宣布,明年初将把一种固态激光武器的原型机安装到海军“庞塞”号两栖船坞运输舰的舰艉位置。曾一度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高能激光武器终于照进现实。
研发周期长
在科研领域,激光武器并不是新鲜事物。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就开始着手研发激光武器。上世纪70年代初,舰载激光武器项目开始列入美军的反舰导弹防御计划。随后,越来越多的武器制造商加入这一项目。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海军成功进行了化学激光武器的陆上试验。
进入新世纪,激光武器曙光在望。2010年,雷声公司推出的一款功率为50千瓦的固态激光器——定向能电子武器系统,在一次试验中成功击毁4个靶标。2011年,雷声公司对舰载激光器再次进行了测试,成功击落了4个飞行速度为300公里/时的空中靶标。2011年春,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在太平洋上对“联合高能固体激光器”样机进行了试验,成功摧毁了一艘小型摩托艇。
发射成本低
激光武器为何首先在舰艇上发展起来?
答案其实很简单。这是由激光武器系统的特性所决定的:较大的尺寸与重量限制了空基激光武器的发展;受水汽、烟雾和沙尘影响,陆基激光武器无法打击视距外的目标。因此,激光武器才会选择“舰载”这条发展道路。
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指出,高能激光武器“能够为海军水面舰船提供一种可以回击某些陆地、空中和弹道导弹目标的成本更低的方法”。
作为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可利用定向发射的激光束直接毁伤目标。它的优势显而易见:速度快——每秒30万公里的飞行速度,一旦被它瞄准,根本跑不了;能量高——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极小的面积上集中超过核武器100万倍的能量;零后坐力——让它能够灵活改变方向,迅速对付多个目标。
更为关键的是,与发射成本为140万美元的防空导弹相比,激光武器发射1次的成本仅为1美元左右。
当然,激光武器本身的造价并不低,精密易坏,不能全天候作战。
战略价值高
激光造成有效杀伤的途径很多,利用激光的致盲作用可以让飞机、导弹的电子系统失灵,利用激光的穿孔、层裂作用可以破坏目标的结构,造成目标的毁灭性破坏。
无论是攻击快艇、反舰导弹还是遥控飞机,都是激光武器有效杀伤的目标。从美国海军公布的试验资料和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舰载激光武器既摧毁过小型摩托艇,也成功击毁过一架无人驾驶飞机。
目前,首款激光武器原型机的威力不够强大,尚不足以应对战斗机或导弹。但专家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舰载武器的出现或将改变海军战术、舰船设计以及舰载武器的采购计划,并且为海军带来技术变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