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3D新闻

透析3D打印两巨头合并对市场的影响

星之球科技 来源:艾瑞网2013-07-10 我要评论(0 )   

6月20日,3D打印行业巨头Stratasys宣布收购主打桌面级3D打印市场的著名厂商Makerbot,该交易将花费4.02亿美元,约占Stratasys总市值的1/8。这笔收购如果放在IT行业,就...

        6月20日,3D打印行业巨头Stratasys宣布收购主打桌面级3D打印市场的著名厂商Makerbot,该交易将花费4.02亿美元,约占Stratasys总市值的1/8。这笔收购如果放在IT行业,就是苹果收购Facebook或者谷歌买两个诺基亚的规模,足以引发一场地震。但除了消息传出当天国内外科技媒体报道了这条快讯之外,业界的评论很少,更缺乏进一步的讨论。这说明3D打印行业的整体影响尚小,距离“引发下一场工业革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Stratasys为什么要收购Makerbot?

  Makerbot不是Stratasys的第一次重量级收购。2012年4月,Stratasys与Objet合并,金额5亿美元。由此次合并,Stratasys奠定了自己的行业地位,与3D Systems并列为3D打印两大巨头。Stratasys靠FDM技术起家,本身握有丰富的FDM(熔融沉积成型)专利和相应产品,结合喷墨打印产品主攻高端市场。Objet则带来了其引以为傲的光敏树脂、光固化等相关技术,充实了Stratasys的中端产品线。现在低端这一环,将由Makerbot补上。

 

  Makerbot成立于2009年,其早期产品因外观丑陋却便宜、易用而闻名。Replicator的推出开启了Makerbot的桌面级3D打印王者之路,在过去的9个月里,Replicator的升级版——Replicator 2销量高达2.2万台,是当之无愧的3D打印机销量冠军。虽然同为FDM型打印机,Replicator 2的价格(2000美元左右)远低于Stratasys自己的入门级产品Mojo(1万美元左右)。因此通过收购Makerbot,Stratasys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产品线,使之涵盖高、中、低三个层次,形成更加完整的3D打印设备解决方案。由于Makerbot在广大3D打印爱好者中享有良好声誉,Stratasys此举将有利于扩大自身在入门级市场的影响力,打造完整的品牌效应。

 

  2. Stratasys看中的不仅仅是Replicator

  虽然Makerbot的Replicator 2是明星产品,销量不算低。但由于入门级3D打印机价格低廉,Makerbot的营收并不高,2013年第一季度为1150万美元,不抵Stratasys的当季利润。因此Stratasys的收购,应不仅仅着眼于Makerbot的当前产品,看重的是入门级市场的成长性。Makerbot去年全年的总营收为1570万,对比一季度的数据,可以发现其惊人的增长。在提高市场覆盖率的同时下注一个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无疑才是Stratasys收购Makerbot的第一个真正动机。

 

  其次,Makerbot不仅仅为Stratasys带来了入门级3D打印机,还带来了3D激光扫描技术。3月份,Makerbot曾在SXSW大会上展示其3D扫描仪原型,猜测它采用的很有可能是结构光技术,技术实现成本较低,有望以2000-3000美元的价格挺进低端市场,从而打破传统3D扫描仪高昂的价格壁垒。这对于缺乏3D成像设备的Stratasys来说,无疑是另外一份求之若渴的礼物。它可以籍此完善单薄的3D打印配套产品线。

 

  第三,Makerbot在3D打印爱好者中享有超越产品本身的盛誉,部分归功于其早期产品的开源硬件路线,另一部分原因则在于它所维护的thingivers网站。thingivers可谓全球最大的3D素材社区,与一般社区不同,用户在此分享的大部分素材都是自己所设计实际物品的3D模型,可以直接加载到3D打印机中进行打印。因此它不但可以解决3D打印用户的模型来源问题,还有可能形成产业链。6月底,Stratasys的董事局主席斯科特·克伦普回应郭台铭对3D打印的质疑时说:Stratasys将打造一套硬件和软件结合的生态系统,比如在互联网上设立一个在线平台,用户可以从网上下载3D打印的内容,在家里就可以打印各种有意思的东西。显然,这正是thingivers赋予Stratasys的底气,也是Makerbot送给Stratasys的第三份厚礼。3. 即使仅仅冲着3D Systems,Stratasys也得有所行动

 

  3D打印市场的另一巨头3D Systems是Stratasys二十多年的冤家对头,它近期的风头甚至超过后者(在市值和营收方面均有体现)。3D Systems和Stratasys拥有相同的背景,公司创始人均为发明家,前者拥有FDM的原始专利,后者则拥有SLA(光固化)的原始专利。二者曾是3D打印设备行业仅有的两家上市公司(今年2月份又多了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ExOne),目前它们的市值相差不大,营业额相近。

 

  比起不爱收购的Stratasys来说,3D Systems可谓购物狂人。自2009年以来,它已经收购了近30家企业,包括各种3D打印机制造商、3D耗材生产商、3D设计公司、3D软件开发商、3D扫描仪制造商、行业3D方案提供商等等等等,涵盖了3D打印的全价值链。3D Systems以向客户提供“一站式”全套增值解决方案著称,包括硬件、软件、材料、工艺、教育培训和应用支持。它不仅提供打印机,还出售打印机配套的原材料、相关设计软件,并为客户提供培训,解决方案涉及模具、医疗、教育、珠宝、建筑等行业,其服务收入几乎与硬件收入持平。3D Systems的全覆盖优势,加上人们对于3D打印的热情想象,导致有人曾预测:到2020年,它的市值将堪比苹果。事实上,一些大牌基金经理对于3D Systems的股票也青睐有加。

 

  3D Systems如此咄咄逼人的态势,势必给Stratasys造成巨大压力。2013年1季度Stratasys的营收同比增长18%,净利润增长40%达1760万美元,数据喜人。但是较之营收同比增长31%,净利润增长43%的3D Systems还是稍逊一筹。目前3D Systems的营收和利润均已经略高于Stratasys,照此势头发展下去,二者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所以即使冲着这一点,收购成为Stratasys的必然选择。Makerbot这样重量级的企业可以跳到碗里来,真是Stratasys的天赐福音。

 

  4. 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2012年3D打印的整体销售额在20亿美元左右,有乐观预测认为至2016年可达到60亿美元。增长空间不小,但是市场容量并不大。要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中快速成长,制造商除了巩固现有地盘,实现纵向增长之外,横向的市场扩张势在必行。收购,无疑是在短时间内实现横向扩张的最好手段。因此,那些在细分领域有较大影响力、但产品线比较单薄的企业将成为优先收购目标。这其中最引人遐想的是ExOne和EOS公司。

 

  ExOne创立于2003年,主要为产业客户提供3D打印机和3D打印产品,公司2月份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前市值在8.41亿美元左右。2013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为790万美元,亏损190万美元。ExOne的技术独到之处是可以打印砂子,所以非常适合制作铸造用的砂模。它还拥有可直接打印金属、陶瓷和玻璃制品的产品,主要面向制造和科研客户,这是当前潜力最大的一个市场。

 

  德国EOS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全球最大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LS)设备制造商,可打印的材料包括塑胶、金属和矽砂,客户分布于汽车、航空、医疗、模具、消费品、牙体制造等多个行业。如同Stratasys曾是FDM的代名词,3D Systems是SLA的代名词,EOS就是SLS的代名词。其产品已经实用化,拥有巨大的行业影响力。SLS是高端制造业最为青睐的技术,在某些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具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是各家3D打印设备公司都梦寐以求的技术。ExOne和EOS能够提供的技术、设备和客户,均是3D Systems和Stratasys非常欠缺的,这两个巨头对此不可能无动于衷。其中的ExOne是上市企业,收购相对容易,但是其市值不低(想像一下规模远大于ExOne的Makerbot才值4亿美元),盈利情况亦不明朗,可能会引起收购者的担心。EOS的经营情况良好,企业成熟度高,发展步伐也非常稳健,但它是一家私人公司,外界对其内部了解不多,收购难度较大。因此,如果非从这两个里面挑一个的话,3D Systems或Stratasys收购ExOne的可能性更高一些。这主要取决于近期3D打印的市场状况以及两个企业的雄心。

 

  5. 光鲜背后

  3D打印被誉为“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标志”,但无论是2016年市场空间增加到60亿美元,还是巨头们的营收增长率都不能给人带来太大的刺激。原因在于目前3D打印可应用的领域受限,打印过程太慢并且价格昂贵,无法取代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少量尖端应用激发了人们对于3D打印的巨大想象力,但是3D打印并没有神话。如Stratasys在成立之初迅速吸引了公众注意,但高达13万美元的售价使它的早期产品无人问津。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公司创始人克伦普甚至被迫变卖家产。直到1992年,他才卖出自己的第一台3D打印机。经历近10年的时间,Stratasys的年度营收才达到2960万美元,直到2012年,其营收也仅为3.59亿美元。这与PC产业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爆发大相径庭。也说明诞生已经达30年之久的3D打印产业离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仍然摸索于黎明前的黑暗中,至于黎明什么时候到来,大家并没有把握。

 

  因此,在3D Systems和Stratasys频繁收购的背后,既有业务扩充方面的考虑,也有抱团取暖的打算。以桌面级3D打印市场为例,据增量制造行业的专业调研与咨询公司Wohlers统计,低端3D打印机市场从2008年到2011年经历了每年346%的高速增长,在2012年放缓至46%。这就迫使像MakerBot这样的公司不得不向产业上游发展,但道路显然并不顺利。Makerbot选择Stratasys伸出的橄榄枝,时机在于风险投资公司对其估值之后,这从侧面体现出风投对于Makerbot的未来发展持相对审慎态度。Stratasys的收购不但解决了Makerbot自身的资金需求问题,而且可为后者向产业上游发展提供助力。但在这样的时间点上收购Makerbot,也说明Stratasys并不敢把宝全部押在高端市场,它对低端市场抱持期望。从这个角度观察,Stratasys的收购也带有防守意味,旨在卡位低端市场,以防冬天来临。

 

  6. 市场影响

  若以2012年全球3D打印22亿美元的盘子计算,仅3D System和Stratasys合起来就可以达到30%以上,加上德国的EOS公司,很有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因此全球市场将主要体现于这三家巨头的争夺,像一些小型公司envisionTEC、Concept Laser、Solidoodle、FormLabs,包括国内的太尔时代、北京隆源、华曙高科都将在其余的市场中展开竞争。在市场格局未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Stratasys与Makerbot的合并暂时不会对业界产生显著影响。较之Stratasys,合并后Makerbot的发展思路更值得关注。如果它在Statasys的资金支持之下,继续专注于入门级市场,在短时间内把桌面FDM打印机的成本降低到几百美元的级别,那么它对3D Systems对应的产品以及大量的小型3D打印初创公司将形成致命冲击,当然也会包括一些国内的公司。国内方面,入门级产品以出口为主,由于价格普遍比较低廉,尚不至与合并后的Stratasys形成单兵相接的局面。但入门级产品的持续低价化、易用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国内企业如果不能在技术层面有所创新,仅依靠生产成本优势获取用户,终究会遭遇瓶颈。特殊行业的中高端产品目前存在一些天然壁垒,国外企业不容易进入。民用行业则以国外产品为主,国内企业的竞争力较低,目前还难以直接与巨头们抗衡。

 

  由于中国在传统制造行业上的巨大份量,国内外认识纷纷看好中国的3D打印市场。例如英国增材制造联盟主席Graham Tromas表示,3至5年内中国有潜力成为世界最大的3D打印市场。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认为:2015年中国3D打印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左右。

 

  然而,未来这100亿元的市场有多少属于3D System、(合并后的)Stratasys和EOS,有多少属于目前产能过剩、正陷入苦苦挣扎的中国公司,是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