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中钢协发布上半年钢铁行业“成绩单”:上半年会员钢企实现利润22.97亿元,平均销售利润率仅有0.13%。从最为直观的吨钢利润来看,高峰期能达到1000元左右,相当于一部普通手机。其后逐渐下滑到一公斤猪肉、一瓶矿泉水的水平。今年上半年,吨钢利润一度只有0.43元,两吨加起来赚的钱不够买一支冰棍。随着钢铁利润的不断缩水,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于煎熬的钢铁企业来说迫在眉睫。
31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宣布:全面完成对德国蒂森克虏伯旗下的激光拼焊集团收购,“中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未来将深耕汽车零配件市场。”武钢新闻发言人孙劲表示。
收购激光拼焊板发明制造商
去年9月,武钢和蒂森克虏伯签订协议,武钢独家收购后者旗下激光拼焊集团,成立武钢集团国际激光拼焊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德国杜伊斯堡。经过大半年的手续办理和交割,眼下收购已完成。
对这笔跨国收购,武钢始终不愿透露收购金额,但从这家德国企业的规模来看,价格应该不菲。
武钢方面介绍,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接集团是激光拼焊板的发明制造商,在全球拥有16家工厂,分布在德国、瑞典、意大利、土耳其、美国、墨西哥和中国,最近的年销售额为7.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0亿元),行业地位举足轻重,占有全球激光拼焊产品40%的市场份额。
尤其吸引武钢的,是这家企业成熟的激光拼焊技术。据介绍,拼焊板是由不同型号、不同厚度和不同涂层的钢材采用激光技术焊接而成,具有汽车车身轻量化、生产总成本降低等诸多优点。“新公司生产的产品,将主要面向汽车市场,提供用于车身的激光拼焊产品。收购完成后,将继续保有原来的一线员工和大部分管理人员,武钢仅指派少数高管。”孙劲表示。
加快向汽车钢供应行业发展
“汽车零配件的利润率,显然比钢铁要高不少。”分析师介绍,“2012年,我国汽车全年累计产销超过1900万辆,均居世界第一,虽受部分城市限购影响,增幅有所放缓,但二三线城市的汽车产业,正昭示出很大的潜力。”
而这也许正是武钢此次并购的深意,“本来就有二三十个品牌汽车厂是武钢的优质客户,未来的市场有多大?仅以上海通用汽车武汉生产基地来说,2014年建成投产后年产整车30万辆。”孙劲透露。
事实上,武钢早已开始生产汽车钢,汽车钢产量在200多万吨/年。但多是初级加工,只裁不拼,而并购完成后,每年将生产60万吨精深加工产品,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汽车企业喜欢这种产品,”孙劲表示,把汽车钢的剪裁、拼接交给钢企,汽车企业能省一条生产线的成本。
武钢的目标,是要加快向汽车钢供应行业发展,实现武钢品牌在高端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进一步突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