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用3D打印机造出复杂的工业零件已不算稀奇事,但是你听说过用活体细胞直接“打印”出一个能替代现有人体器官的3D打印机么?这项名为“生物三维打印”的技术,将是9月9日~10日在成都举办的“2013国际新材料发展趋势高层论坛”上的重要议题。届时,在这项由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的会议上,还有22位院士齐聚首,共同探讨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想把鼻子隆高,“打印”一下就行,肾移植缺少肾源,“打印一下”就行……这种犹如变魔术的技术,就是生物三维打印。清华大学教授孙伟将在本次论坛上发表《生物三维打印———生物材料的挑战和机遇》的报告。
据了解,这种打印所需的“墨”,在生物3D打印机里就是含有细胞的“生物墨”,所需的“纸”,是一种内含细胞的水凝胶,可用作细胞生长的支架。打印出来后的细胞支架还要进一步培养,水凝胶里有很多空间,可以一点点诱导细胞生长,直至接近于活体器官。最后,完成使命的水凝胶也会降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