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来得真快。近日,知名天使投资人查立表示,其管理的天使创投机构—“起点创业营”已正式落户重庆;无独有偶,本土投资机构,亚盟资本管理集团也在上周二宣布,正式在渝启动一个全新的天使投融资平台—VCBI资源整合平台……而记者从重庆市科技创业投资协会得到的数据则显示,目前本土以天使命名的投资公司和俱乐部已经超过了三位数(不包括那些无法统计的个人投资者),而在2010年前,这一数据则约等于零。不过,数据和现象都表明,创业者与天使人的故事已经有了开头,只不过故事的发展却并非如童话里的那么美好……
股权争夺下的双输
“如果不是投资人不断的稀释我们的股权,我们的项目现在也许已经开始赚钱了。而现在,我还得重新寻找新的投资人。”刘建国(化名)是一家光电设备设计企业的创始人,他带领的技术团队研制出了一系列适合本土机械制造企业的“激光机器人”。
由于该机器人的精度和灵敏度高于国内同类产品,而且易于操作,运营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这一项目早在去年就获得了一个“企业老板”的天使投资。不过,刘建国没想到的是,他引入的不是一个来做慈善的“天使”,而是一个来争股权的“狼”。
“公司的注册资本是300万,最初说好的是投资人出资120万占40%的股权,我们技术团队以专利和技术入股占60%的股权。”刘建国告诉商报记者,投资人在入驻企业之后,却以增加注资和帮助企业拿到补助为由,逐步将股权增加到了70%。
“其实,谁做大股东都没有关系,但是我却感觉他的兴趣不在于技术的落地、生产,而是想将企业包装漂亮,申请到更多的补助并寻找到新的下一家,转让股权。”刘建国说,他花了五年来做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不愿意将心血交给他人,更不愿意项目在起步之初就严重“透支未来”。
“如果我们是大股东,我们可以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但是,他拿着7成的股权,如果继续合作,我就只能看着他把项目变成套现的砝码。好在,我并没有将核心专利交出去。”
今年四月,在和投资人切底“闹崩”之后,刘建国带着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撤退”了。“对于我们来说,一年多的时间就这么浪费了;而对于投资人来说,他花钱建好的厂房买的设备也只能低价转让。”刘建国说,他和投资人都是输家。 天使的功力更在于孵化
天使投资关注的都是刚刚才起步的企业,有的甚至只有一个技术或者点子,如果撒网太宽、投资过重,提供孵化服务的天使投资人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如果不投资,或者投资比例过轻,企业又不愿意把股权转让给投资人,那么该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
刘琦开是智基创投的合伙人,同时也是重庆最早的一批天使投资人。在他看来,天使投资者的主要功力在于孵化企业,而这个孵化的过程则是当保姆的过程。“孵化就是帮助创业者理顺方向,帮助他们解决除了技术之外的一切问题,在创业者需要的时候出现,不需要的时候就消失。”刘琦开认为,与VC、PE不同,天使投资者应该具备更多的付出精神,并有持久的耐心。
“在股权方面,天使投资人应该持有一定的股权,这样才可以避免被企业”抛弃“,但是有一点要明确,项目的主角应该是创业者,而不是投资人。创业团队的持股比例越重,投资人的风险越小。”刘琦开表示,如果创业团队持股比重低,这样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伤害创业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项目成功的难度;二是,项目出现起色后,创业团队不甘心为别人做嫁衣,从而半途撤退。
“企业在起步的时候,也需要天使孵化,如果不能放出一部分股权,天使的付出得不到保证,也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企业的孵化过程中去。”木兰创投合伙人黄潇莹认为,天使投资的过程,其实是投资人与创业者共同成长的过程,而创业者如果把股权看得太重,或者在项目估值过程中要价太高,这同样会让双方的合作陷入僵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