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炮兵的精确打击难题
在精确制导炮弹问世之前,炮兵如何实现精确打击呢?
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增大火炮密度,密集炮火覆盖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就是典型。双方炮火反复轰击对方阵地,战场上上遍布弹坑。雨天过后,战场上弹坑内积水深到可以淹死士兵。最深的弹坑有10层楼深。一遍又一遍火炮刨地挖坑之后,每次步兵冲锋依然白刃相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柏林战役也是一个典型,苏军在此投入41600门大小火炮。结果炮击过后,城市成为瓦砾场,步兵还得和德军短兵相接,逐屋逐街争夺。简单粗暴法到了极致,就是子母弹。M270式火箭炮有12管,1枚火箭弹内装644枚破甲/杀伤多用途子弹药,一次齐射能够抛出 7728枚子弹药。
M982“神剑(Excalibur)”制导炮弹飞行CG图
技术派的做法是建立炮兵前进观察所,观察落点,指挥修正。如果火炮精度比较高,炮手和观察员都给力的话,远程火炮支援精度可以达到阵地前100米,极少数甚至可达50米。这种战法要先试射,修正以后再进行效力射。修正的过程比较长,对于两条腿跑不快的步兵尚可,对付坦克部队就不好用了。
最文艺范儿的做法是依靠神一样的射手。神炮赵章成打炮打出了很多文艺故事,上了课本,很多大陆军迷都听说过。赵章成打的是迫击炮,近程支援火炮,偏差绝对值小,修正也容易。所以文艺故事中就没有神重炮手了。根据地条件简陋,尽管军工人竭尽所能,可每发炮弹的弹丸重量、装药质量偏差都比较大,引信质量也不稳定。偶尔有猪一样的炮弹就能把神一样的炮手给坑爹了。赵章成曾经用迫击炮平射,一炮打进日军炮楼的射击孔……炮弹却没有爆炸。
在冷战时期苏联坦克洪流面前,这些方法都玩不转了。
苏军坦克皮糙肉厚,冲击速度快,数量又多。如果在平坦的西欧大平原上玩命狂奔,炮火覆盖冲击中的坦克太难,等修正好人家也冲到面前了,至于文艺范儿……区区几个神炮手在坦克洪流面前就是螳臂当车。
北约炮兵自认为是扛不住了。
让北约深感恐惧的苏联坦克洪流
精确制导炮弹的先行者——“铜斑蛇”
20世纪70年代,光电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寻的技术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北约火炮专家开始琢磨着常规火炮弹药制导化研制了。
美国于1979年率先研制成功“铜斑蛇”(Copperhead)155毫米激光半主动末制导炮弹,1982年开始装备部队。
“铜斑蛇”采用了弹道模式或者滑翔飞行模式飞行,在距离目标3000米左右时,弹上的激光导引头探测到由激光照射器照射目标反射的激光指导信号,弹上的自动驾驶仪器控制舵机工作,操纵弹丸飞向目标。“铜斑蛇”的精度高达0.4~0.9米。只要前进观察员能够保持正确、持续的跟踪照射,“铜斑蛇”可以精确地砸在苏联坦克车上,“轰隆一声响,全车火葬场”。“铜斑蛇”弹头垂直破甲厚度266毫米,经过改进以后实弹射击可靠性达95%以上。“铜斑蛇”问世是炮兵历史上重大革命。它克服弹药本身的误差以及风偏、气温、海拔等因素对命中精度的不利影响,只要操作正确,无需试射,即可首发命中。北约炮兵曾经测算认为:一个155毫米榴弹炮连装备有6门炮,当“铜斑蛇”炮弹以每分钟6发的最大射速进行齐射时,能在4分钟内消灭将近一个装甲团的所有装甲车辆。如果用普通榴弹,即便数个炮兵连以火力急袭,也难以阻止同样规模的装甲部队。
“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精确攻击坦克
紧随其后的“红土地”
苏联紧跟美国步伐,1984年也成功定型“红土地”(Краснополь/Krasnopol)152毫米激光半主动末制导炮弹。在技术方案上,“红土地”和铜斑蛇有所不同。它采用了全稳式导引头、鸭式舵、助推发动机和旋转稳定方案,而“铜斑蛇”采用了半捷联式导引头、正常式舵、无法动机和尾翼稳定的方案。“红土地”的弹头和“铜斑蛇”也不同。它采用了杀伤爆破榴弹战斗部,打到坦克头上时,能炸穿坦克顶装甲、发动机舱盖,还可以攻击步兵。“红土地”战场适应性强于铜斑蛇,射程又比“铜斑蛇”远4千米。
中国的激光制导炮弹技术就源自苏联“红土地”
危险的激光制导
激光半主动末制导炮弹要求必须有前进观察员来引导炮弹。在炮击之前,前进观察员提前乘车前出,在距离目标不超过6千米的距离上占领阵地,对目标进行战场定位。炮弹出膛以后,后方炮兵指挥员通过无线电信号通知前进观察员打开激光照射器对准目标。前进观察员必须持续照射目标,直到10~15秒后炮弹落地。如果当时当地云底高低于304.8米,能见度低于3~4千米,或者云雾、烟尘较浓,或者敌人施放烟幕,则激光制导的“铜斑蛇”很容易迷盲。前进观察员培训不容易,十分珍贵,冒险抵近到距离目标不超过6千米(实际上不超过5千米)的距离,生存率不高。所谓的4分钟消灭一个装甲团,仅仅是一厢情愿。因为4分钟×6发/分钟×6门炮=144发,如此大量的炮弹会让数量有限的前进观察员手忙脚乱,无法同时引导。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