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激光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研发,发达国家已经将3D打印等新技术应用到装备维修领域,未来战场装备维修效率将快速提升。”中国工程院院士、装备修理专家、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徐滨士表示。
在围绕当前重大军事行动和社会热点话题,深入探讨国防和军队建设历史变迁和最新发展。徐滨士说,“最初我们对于装备的修理主要依靠焊接技术。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激光技术、等离子技术、电子束技术等等,将这些技术与材料加工统一到一起就可形成效率高、质量好的高新维修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也使装备维修后的性能显著提升。”
徐滨士表示,现在美军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陆军装备野战医院,把一系列激光加工设备装到一辆工程车上,快速抵达战场最前线。“就像我们的医生一样,能够随时对受损装备进行修理。”
3D打印技术的应用也给装备修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革新,装备修理将变得更加轻松。在战时,装备维修人员只需利用3D打印成形设备和集约化的丝材、粉材,即可对零件的受损部位进行快速再制造,在短时间内完成对装备的修复,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装备再制造是一种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化过程,是装备维修低成本、高效率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研发新式武器装备的同时也要提升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才能真正发挥装备的战斗力。我军早期从前苏联购置了大量机械化装备,装备保障体制和技术也是沿用苏联的,但随着装备的更新换代,原有的装备保障技术已不能适应战场需求。现在装备机械零件的损坏主要都是表面损伤。如何恢复这些表面呢?目前国内外都在采用再制造技术。”徐滨士说,“欧美国家的再制造大多在原型产品制造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采取尺寸修理法和换件修理法。而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主要基于尺寸恢复法和性能提升法。”
美国B-52轰炸机是美国空军服役时间最长的亚音速远程战略轰炸机,之所以有50余年的服役时间,徐滨士认为,这得益于再制造技术。“美军B-52轰炸机两次进行了再制造升级延寿。再制造后的B-52H轰炸机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服役寿命可延续到2030年。所以,再制造一直装备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再制造技术生产的零件,不仅要发挥原有的功效,在性能上也不能低于新品。“我们曾经用6辆坦克做试验,经过在热带、寒带等多种条件下测试,我们发现再制造技术生产的零件,其寿命可以达到新品的三倍。”徐滨士说。 徐滨士表示,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再制造技术还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使蕴含于废旧资源中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再制造成本只有新品的50%,可以节能60%,节材70%,减少80%的环境污染,可有效缓解资源短缺和资源浪费的矛盾。”
“十二五”规划已把再制造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产业,目前中国再制造产业化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徐滨士表示,军事装备再制造技术的研发,也可为废旧汽车、机床、工程机械等的再制造起到标准和示范作用。
谈到未来装备修理领域的发展,徐滨士表示,装备修理不仅要想方设法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更要让其“自愈”。“要让装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自行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对自身的故障进行诊断,通过再生长机制实现修复、修补局部破损。”徐滨士说,“也就是装备要具备智能自修复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