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芯片/显示

科锐:SiC基片的结晶质量逐年提高

星之球激光 来源:LEDinside2013-11-20 我要评论(0 )   

制造SiC功率元件不可缺少的SiC基片(晶圆)的品质在不断提升。不仅是目前主流的直径为4英寸(100mm)的产品,6英寸(150mm)产品的结晶缺陷也越来越少。 美国Cree在SiC...

        制造SiC功率元件不可缺少的SiC基片(晶圆)的品质在不断提升。不仅是目前主流的直径为4英寸(100mm)的产品,6英寸(150mm)产品的结晶缺陷也越来越少。

美国Cree在SiC基片市场上占有较高份额,从该公司在SiC国际学会“ICSCRM 2013”(2013年9月29日~10月4日于日本宫崎县举行)上发表的内容来看,截至2013年,功率元件用6英寸产品的微管密度在1个/cm2以下,平均水平为0.5个/cm2左右,较好时可达到0.01个/cm2。据估算,采用这种高品质6英寸基片制作10mm见方的功率元件时,合格率高达98.7%。

科锐以直径为4英寸的基片为例,展示了其基底面位错(BPD)的密度。据科锐介绍,4英寸基片的基底面位错密度为56个/cm2。在基片内17%的范围里,基底面位错为0个,在78%的范围里不到5个。

据悉,在基底面位错密度为56个/cm2的4英寸基片上层叠厚度为60μm的外延层时,基底面位错的密度会降至2个/cm2。

另外,与原来相比,还可以减少功率元件用SiC基片的贯通螺旋位错(TSD)密度。以前裸基片和外延基片(层叠外延层的基片)的贯通螺旋位错密度分别为955个/cm2和837个/cm2,现在分降至447个/cm2和429个/cm2,减少了约一半。

不仅是功率元件用SiC基片,科锐还在从事LED用和高频元件用SiC基片业务。LED用基片方面,6英寸产品的结晶缺陷密度在2010年为8个/cm2,到2013年已经低于2个/cm2。

高频元件用基片方面,6英寸产品的微管密度目前为0.14个/cm2。这个水平在制作7mm见方的高频元件时可实现96.3%的成品率。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