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信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领先于同期全国外贸增长水平,为带动我国整体外贸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1-9月,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9796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商品外贸总额增速7.7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2.0%。其中,出口5691亿美元,同比增长14.6%,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6.6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5.2%,对全国外贸出口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4%。进口4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6.5%,高于全国外贸进口增速9.2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口额的28.4%,对全国外贸进口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1%。
进口方面,电子器件、通信设备、电子仪器设备和家电行业呈增长态势,进口额分别为2352、355、319和154亿美元,增长49.9%、31.9%、8.8%和95.8%;计算机、电子元件、电子材料和广播电视设备进口同比下降,进口额分别为444、391、57和31亿美元,降幅分别为9.6%、42.7%、16.1%和56.3%。进口额前五位的产品分别是:集成电路(1753亿美元,27.9%)、液晶显示板(375亿美元,4.3%)、手持式无线电话用零件(243亿美元,35.9%)、硬盘驱动器(120亿美元,-29.9%)和印刷电路(101亿美元,-5.7%)。
成本优势让国内各大彩电厂商甚至是三星、LG都转向京东方,而让原本向中国市场供应32英寸以上面板产品的日韩公司业绩集体遭遇“滑铁卢”。数据显示,今年4月,奇美、LGD出货增长停滞,三星和友达分别出现11%和5%的下滑,京东方液晶面板出货则出现45%的逆势增长,其合肥第6代线和北京第8代线的电视面板出货量当月达80万片。华星光电面板很大程度上由内部消化,去年10月其面板出货量达130万片。长虹[微博]、海尔、海信[微博]、康佳、创维[微博]、TCL这六大彩电厂商对本地面板的采购率在2011年第四季度为5%,2012年第一季度上升到11%,目前还在持续上升。
同时,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第8.5代线的先后达产,进一步提高了中国液晶面板的供应。DisplaySearch公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9月,华星产品出货占世界市场份额为9.5%,已超越夏普成为全球第五;其中32寸产品出货为全球第一,同时在中国内地市场成为第二大液晶面板供应商。
目前,以北京京东方、深圳华星光电、昆山龙腾、上海天马、南京熊猫为代表的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快速崛起,在短短3年间已在全球客观形成韩国、日本和中国的产业竞争格局。
但是,由于西方、日本各国液晶电视销量下降,全世界的平板显示产业面临一场错综复杂的竞争局面。
之前,液晶面板制造的上游技术全依赖进口,此次新开业的液晶中心将包含生产、研发和营销功能,这意味着此后国内液晶产业将结束液晶原料进口的现状。随着中国第8代液晶面板线产能陆续释放和扩张,预计近期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将超过日本,从而成为世界第二大液晶面板制造基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