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金属钣金新闻

第一届国际高功率激光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激光制造商情 来源: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4-03-28 我要评论(0 )   

3月16日至20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办,《中国激光》杂志社协办,总体部承办的第一届国际高功率激光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The 1st International S...

     3月16日至20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办,《中国激光》杂志社协办,总体部承办的第一届国际高功率激光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在苏州成功举办。大会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贺贤土院士、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林尊琪院士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Colin Danson教授担任共主席,上海光机所朱健强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张小民研究员、朱少平研究员担任共执行主席。会议共录用报告132个,其中大会报告5个、邀请报告47个、口头报告35个、张贴报告45个。共有来自中、美、日、德、法、英、俄、韩、捷克、以色列、匈牙利、奥地利、香港和台湾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3月17日上午,大会举行了开幕式,贺贤土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朱健强主持。美国能源部前首席科学家David H. Crandall博士、贺贤土、日本光产业创成大学院大学的Edward Teller奖得主Kunioki Mima教授、以色列内盖夫原子能研究中心的Edward Teller奖得主Dov Shvarts教授和日本大阪大学Kazuo A. Tanaka教授分别就国际上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领域的最新科学与技术进展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并就实现惯性约束聚变所需的激光驱动器总能量提出了预判。 

  17日下午至18日,会议以“高能量密度物理”、“高功率激光技术”、“高功率激光材料与先进激光技术”三个分会场的形式同时进行。国内相关领域核心单位的青年科研骨干踊跃参与,积极交流,分享了国内外前沿科技与成功经验。 

  19日,大会组织与会专家参观了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并初步达成了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意向。 

  会议期间,还就聚变物理中的关键瓶颈问题组织了专题研讨会,探讨了聚变物理新型驱动模式,为未来聚变点火提供了启发性技术途径。 

  本次会议是我国首次主办的高功率激光科学与工程专题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为促进我国该领域的开放与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提供了重要平台。与会专家对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能够组织成为系列性的国际会议。会议将紧密结合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新近创办的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PL)期刊的发行,以高功率激光前沿科技发展为主题,不断打造成为以我为主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为国家任务与前瞻基础科学研究做好支撑与服务。 

  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内核心单位的大力支持,会议的优秀论文将由英文期刊HPL以专辑形式出版。

 

 研讨会现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