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技系统围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采取措施,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示范应用等方面,形成集成科研攻关,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持。
一、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积极推动科技攻关
围绕行业的需求,引导和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开展联合攻关。组织潍坊化分赛瑞分析仪器技术公司与天津大学、中科院组成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并获得科技部、环保部支持,将研究课题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战略,进入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所承担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采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对工业排放过程中的主要温室气体(CO2)浓度进行实时在线测量,同时利用光闪烁互相关(OSCC)技术实现在线监测烟气流速的排放情况,实现对工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自动在线监测,从而对从源头控制污染排放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CO2排放的总体控制创造了条件。
充分发挥企业技术攻关,选择钢铁行业作为控制温室气体的突破口,组织山钢集团凝练“高炉炼铁二氧化碳减排与煤气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项目,纳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任务。项目采用氧气鼓风取代传统的空气鼓风,炉顶煤气经过除尘、脱除二氧化碳后返回高炉炼铁,具有低焦比、高喷煤比、高生产效率、高能量利用率、低碳节能环保等优点,高炉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CO2减排25%左右,为全省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
二、集成各类科技资源,重点突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关键共性技术与装备
围绕绿色建筑建材、低碳社区、低碳交通、绿色照明、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利用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关键共性技术投入经费近4000万元,实施了61个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如潍坊科澜新材料有限公司承担的“低辐射核素激发自发光照明材料生产技术”项目通过与英国戴恩颜料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核研院合作,建设800-1000kg低辐射核素自发光照明材料生产线,可以制成自发光照明灯具6000支左右,按照日常节能灯30瓦/支,制成自发光照明灯具总瓦数为180千瓦,平均每日照明时间为12小时,平均寿命10年(有的甚至长达25年,根据核素半衰期来计算),每年节约用电788.4万度电,每年减少消耗标准煤2838.2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7379.4吨、二氧化硫气体排放68.1吨、其他灰尘、颗粒等10-12吨。此外利用省科技发展计划、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专项等计划重点对锂电池、太阳能利用、智能电网、低碳社区、节能墙体材料、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等关键技术进行研发,为全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研发一批新技术、新产品。
三、推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通过实施科技惠民计划,突出了低碳社区、节能墙体材料、秸秆高值化利用等科技成果转化,共转化先进科技成果17项,引导社会投资和市县财政扶持资金1.44亿元。通过项目实施,解决了示范区农林废弃物燃烧产生环境污染问题,秸秆利用率达到90%以上,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万吨/年。通过承担科技部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技合作资金专项,在工业节能与提高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与照明节能等重点领域取得了突破。已累计节约能源8.4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20.4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19万吨。通过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和“金太阳”示范工程,大力发展“低排放、零排放”新兴产业。截至2013年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826辆,支持建设了55个国家级“金太阳”示范项目,年发电总量超过8000万千瓦时。
四、积蓄力量,持续提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水平
一是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做好温室气体减排、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工作,继续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核心,组织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开展联合攻关,攻克绿色、低碳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培育“低能耗、低(零)排放、低资源依赖型”的科技企业,实施一批低碳技术创新示范工程,进一步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二是为解决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缺乏国家级创新平台问题,争取科技部的大力支持,重点推动山东大学筹建清洁燃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决汽车尾气、燃油对大气污染的工程技术问题。中心建成后,将承担向周边省市转移清洁燃油技术的任务,为解决京、津、环渤海区域的大气污染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三是着力将国家和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成低碳环保型示范区,在实验区大力推广应用示范环境保护、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等技术成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有益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可为全省类似地区低碳、绿色、循环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和示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