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出了资阳高速收费站,左转再左转,大约15分钟车程,就到了总投资7亿多元的南车共享铸造有限公司数字化铸造工厂示范工程项目工地。一路上,车窗外不断闪过有着机械、锻造、机械加工等字样的企业门牌,更吊起了记者对这个示范项目的胃口。
南车共享铸造是南车与宁夏共享集团联合投资的企业。项目副总指挥李勇华给出工程最新进展:厂房正进行钢结构施工,完成主要生产设备订货近70多台,其中3D打印机6台……“预计年底,项目就能竣工投产,到时候这里就是一个全面集成的数字化铸造示范工厂。”
它与传统铸造工厂有何不一样?李勇华揭秘,关键就在采用3D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将传统铸造业最难操作和控制的前序工序模具设计、制作等关键环节直接跳过。
传统的铸造工艺是先根据铸件图纸设计铸造图纸,再设计模具图,做模型,翻砂、浇注、打箱、抛丸、精整,前前后后需要4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个铸件的制造。而3D打印技术则用虚拟制造软件进行铸造工艺设计,由二维铸造工艺转化为三维铸造工艺,直接3D打印出铸件的空心型腔,再进行浇注等,节约了近20道工序,少花一两个月的时间。
3D打印对传统铸造方式的颠覆,还不止于此。
成品率的大幅提高是一大优势。3D打印铸造能解决传统工艺不能达到的精度,也免去了模具反复使用后磨损带来的误差,误差都控制在0.5毫米以内。李勇华介绍,比较小、结构复杂的铸件,利用传统铸造工艺成品率仅有百分之二三十,用3D打印技术则可达到90%以上,“两年工龄的操作人员制作的铸件精度能比得上有20年工龄的老师傅。”
还可以大量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翻砂、打箱环节,以前都要壮劳力才干得了,现在则用机械手、子母车等智能设备操作。传统工艺,一个人每年的铸造产能为30至45吨,“我们的工厂建成后,200来个工人就能实现4万吨铸件的年产能。”
在银川的宁夏共享集团,3D打印技术年产1万吨铸造厂已在试生产。宁夏共享集团装备分公司快速成形中心主任付龙透露,南车共享作为集团3D打印技术与铸造业嫁接的科技成果转化场所,有望在投产后得到技术突破带来的更大红利。
观察站
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去年上半年,成都东郊记忆一家3D照相馆让四川人近距离体验了一把3D打印技术。其实,这项技术更重要的作用,是改变传统制造业。
今年初,成都市航空动力特色小镇——彭州丽春镇迎来了2014成都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作会。打造军民融合的中国3D航空小镇,正是其目标。
长虹将3D打印用于家电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四川大学将3D打印应用于药物研发和人造器官重构;东汽准备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结构毛坯制备、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研发、高价值零部件修复;四川广元飞亚新材料有限公司加入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进军3D打印技术材料利用;四川荷斐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增材制造技术系统研发及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我省共有增材制造装备及关键组件开发的企业有6家、增材制造技术材料开发企业近10余家、控制及集成系统开发企业10余家、应用增材制造技术企业及科研院所超过60余家,全省共有各类型增材制造设备超过百台。四川省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在全国居先进水平。
3D打印技术的用武之地其实还可以更大。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张支铁认为,四川是制造大省,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方面基础雄厚,“将3D打印合理地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可大大促进传统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3D打印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工艺改造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具有颠覆性意义。
推广应用3D打印技术,首先要破解的难题当然是技术本身。近期,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3个发展路线图之一——《四川省增材制造产业路线图》将正式出炉,就是要明确我省增材制造技术产业发展思路和路径,攻克软件、硬件、材料、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技术难题,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有消息称,《国家增材制造发展推进计划(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已初步完成,年内或许就将出台,3D打印也会由此迎来高速增长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