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召开学习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动员大会,启动97项先行先试举措,今年率先实施42项。
据悉,这份先行先试的清单涉及12类改革,将围绕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行政体制创新、科技体制创新、金融制度创新、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完善税收政策等七大任务展开,力度空前。
2009年,东湖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人士认为,瞄准自贸区建设,将成为光谷创新之路的又一关键拐点。过去近30年,光谷从“地图上被遗忘的两厘米”,到跻身国家高新区综合实力前三甲,靠的就是先行先试,大胆试错和体制机制创新。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说,先行先试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行政管理、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等体制改革的先行先试,将在光谷518平方公里(含东湖综合保税区)范围内开展,贸易便利化和相关行业准入的改革和先行先试,在东湖综保区具体实施。
数据显示,近4年,光谷企业总收入持续以年均30%的速度强劲增长,武汉市六大千亿产业中,3个在光谷集结。去年,光谷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中关村。42所高校、100万大学生和近3万家企业,将成为光谷实施先行先试的强大后盾。
突破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瓶颈
光谷筹建国家中部技术转移中心
光谷素以“批发教授”著称,最不缺的就是成果。可一道全球共同难题也摆在光谷面前——成果虽多,却大多在纸上,未成市场。昨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宣布筹建国家中部技术转移中心,破解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瓶颈。
作为申建自贸区、开展先行先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中心将肩负三大使命。首当其冲的是开展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激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此同时,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推动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走向国际市场,加快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国际网络快速响应机制。最后,打造一个集技术交易、技术经纪、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业平台,促进科技信息共享化、科技服务集成化和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化。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骆清铭表示,科技成果应由市场决定价值,生不出钱,再好的专利都是废纸。
据了解,湖北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产出源头,去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0亿元,居中部第一。
法无禁止即可为
光谷10月底前试点“负面清单”
施行“非禁即入”、“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负面清单”管理,是上海自贸区最大特色之一。这一试点,也将在光谷展开。
据介绍,我省“负面清单”将于10月底前亮相,首批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襄阳高新区、宜昌高新区等3处试点;随后在神农架林区、洪湖市两个产业特色鲜明的地区施行。
相关负责人称,凡是“负面清单”上没有的事项,试点区域均可进行大胆尝试,这将极大释放该地投资潜力。
扩大开放助推贸易全球化
东湖综保区有望成家门口国际超市
6月底,武汉优传进口酒交易中心在东湖综合保税区成立,拉开东湖综保区进口消费品大幕,除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的上千款葡萄酒外,未来,这里还能买到进口水果、肉类、粮食等商品。
据了解,作为我省首个综合保税区,东湖综保区自去年6月底封关运行一年来,核心业务多来自富士康、联想这些工业制造进出口大户。随着大批进口消费品的到来,这里无疑将成为“家门口的国际超市”。
该进口酒交易中心内,上千款葡萄酒按不同的国家和产区分类,不仅有拉菲、拉图、玛歌等身价逾万元的名酒,也有几十元一瓶的进口葡萄酒,满足不同消费需求。优传酒业负责人孟俊平介绍,该公司已在全国40多个保税区设立了连锁机构,相比市面上的零售葡萄酒,在保税区买酒不仅价格更低,还有海关、国检等重重把关,消费者不怕买到假酒。
东湖综保区负责人透露,武汉正在申报成为进口肉类、水果、粮食和种苗的指定口岸。一旦获批,相关商品的价格在本地或大幅降低。美国车厘子这些洋水果,通常先运抵广东等港口,再经内陆货运到武汉,不止运费高,整个流通环节还要经手两三道批发商,层层加价。一旦武汉成为水果指定口岸,车厘子可从美国港口直接海运抵达阳逻港,到综保区卸货,价格至少便宜三分之一。
据悉,东湖综保区今年招商引资交易额预计达100亿元,实现出口额2亿美元、进口额4亿美元,并引进不低于10家企业。为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综保区将对进出应检货物及运输工具实行“三个一”,即一次性检验检疫、一次性卫生处理、一次性通关放行。在符合政策法规前提下,部分货物可免于检验或降低检验频次。
信用管理如同“紧箍咒”
企业一处失信将处处受限
政府简政放权,企业“非禁即入”,创业者自由贸易……高度自由、开放的环境内,其实也将有很多“新规矩”、“软政策”来约束着各方行为,信用平台即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今年年底前,我省有望编制出台《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搭建全省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此前分散在工商、公检法、银行、交通等部门的相关信息,届时将汇总到该平台。
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以往想了解一个企业在各个领域的市场信誉情况很难。今后,该平台将综合70多个单位的信息,企业信誉如何一查便知。失信的企业、经营个体,一处失信或将处处受限。
据悉,光谷现有企业近3万家,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15家新公司。今后对新登记注册的企业,虽可免去大量前置审批,但工商部门会“宽进严管”,强化信用管理,对未按规定公示相关信息,或公示内容隐瞒、弄虚作假的企业,将其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提醒其履行公示义务;载入异常名录超过3年仍未履行公示义务的企业,将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并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被列入严重违法名单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受到信用约束机制的相关限制。
先照后证不再让企业跑断腿
大半审批项可开业后再办
注册一家公司、投资一个项目,往往要跑10多个部门,盖数十枚公章,才能获得开业资格和项目开工许可。跑单位、盖公章,一向屡遭创业者、企业诟病。#p#分页标题#e#
在先行先试的“先照后证”改革中,此前158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中的91项,有望从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从“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这意味着有一大半的生意和项目,今后拿到营业执照就可以做生意,暂时不用办理各项许可证件。
在注册登记手续上,我省将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改革,可实现企业一次申报、工商一窗受理、一网同步办理、三证一次发放,大大缩短企业办理时间。
7月底,省工商局开通全省网上登记系统,且已在襄阳、宜昌两市开展电子营业执照试点,实行登记注册电子化。明年,将初步建成全省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系统。届时,企业人员坐在家中就可以办理登记注册。
四大板块托举光谷先行先试路线图
据了解,东湖高新区先行先试清单,涉及行政审批与服务、科技创新、科技金融、扩大开放等4大板块、12类改革、97项举措。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体制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业区;深化科技金融改革,打造产业区;深化对外开放,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计划通过1-2年的改革试验,为湖北武汉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成功申报中国内陆(湖北武汉)自贸区奠定基础性条件。
行政审批与服务
【做什么】
为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光谷将制定高新区项目投资负面清单,明确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除金融、保险等特殊监管领域外,工商登记一律实行“先照后证”,简化手续。通过创新投资管理制度、深化行政管理与服务改革、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模式等,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探索建立更加符合国际同行规则的行政管理审批服务体系。
【怎么做】
工商登记施行“先照后证”;
探索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审批登记管理模式;
将多个部门、多头受理改为一个部门、一个窗口集中受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联办;
制定行政权力和服务、园区服务企业、街道服务百姓三大事项清单;
建立高新区信息共享平台,政府部门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信息共享;
采取信用监管,设立抽查和责任追溯制度,缺乏经营诚信的企业将公示上黑名单。
科技创新
【做什么】
以“科技十条”、“汉十条”和新“黄金十条”为支持,实施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试点,下放处置权、扩大收益权、探索所有权,并启动建设国家中部技术转移中心。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创新要素聚集、建立创新创业平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怎么做】
出台《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保护改革者,激励创新者,扩大对外开放,建立与国际科技创新、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并提供法制保障;
实施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处置、收益权改革,下放处置权,扩大收益权,探索所有权;
实施“海外公民证”、“海外华裔证”和外籍高层次人才“绿卡”制度;
启动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
推进产业(工业)技术研究院企业化、市场化、专业化运营;
探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行业协会运作新机制,推动联盟确定法人地位。
科技金融
【做什么】
光谷将降低门槛,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起设立风险自担的金融类机构,以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服务科技金融。通过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实现金融有序开放,激活民间资本活力,聚集金融要素资源、完善金融服务,打造国家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怎么做】
鼓励银行机构设立科技贷款专营机构,试点设立可贷款、可投资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
成立光谷科技金融服务公司,设立武汉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开展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
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试点;
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起设立风险自担的民营银行,吸引民间资本设立科技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
出台促进民间资本金融业专项政策,加大对民间金融业务补贴和风险分担。
扩大开放
【做什么】
东湖综合保税区将启动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支持国内外快递企业办理国际快件属地报关业务,逐步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专业服务和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通过拓展贸易服务功能、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等工作,改善和优化开放环境,实现开放驱动发展。
【怎么做】
启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争取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获批;
建设特色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将进口保税商品的批发、展示、零售集中,打造可拓展的综合性指定口岸;
建设大宗商品贸易平台,开展化工品、有色金属等贸易业务;
推行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启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
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试点“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监管模式;
逐步开展国内外快递企业办理国际快件属地报关业务;
逐步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专业服务机构、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