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
轨道交通新闻
台湾两技术入围 2015 全球百大科技奖,现身激光展
星之球科技 来源:科技新报2015-10-14 我要评论(0 )
国人激光技术大精进!工研院于台湾国际激光展中激光光谷成果专区展出今年 2015 两项全球百大科技奖入围的激光无痕玻璃削整设备(gLaserTrim)与 3D 打印材料晶控激光光...
国人激光技术大精进!工研院于台湾国际激光展中“激光光谷成果专区”展出今年 2015 两项全球百大科技奖入围的激光无痕玻璃削整设备(gLaserTrim)与 3D 打印材料晶控激光光引擎技术,一同展出的还有第一台台湾人自制激光金属 3D 打印机与自主专用粉末材料,并有工研院辅导,由和和机械、新代科技、荣刚材料科技共同开发的台湾第一台 3D 光纤激光全自动切管机,与工研院技转搏盟科技推出的台湾第一台量产型 20 瓦脉冲奈秒光纤激光源,展现台湾在激光技术的能量。
工研院协理暨南分院CEO俞贵馨表示,工研院在经济部技术处的支持下,在激光源、激光加工及激光积层制造(3D 打印)已累积相当技术能量。此次发布入围 2015 全球百大科技奖的激光技术,一为“3D 打印材料晶控激光光引擎技术”,可让单一工件同时拥有韧硬不同之特性,突破目前市面 3D 打印设备仅能产生单一机械性质的制造限制,工研院设计具专利的激光光学引擎,调控制程中不同激光光学与材料作用机制来改变金属材料结晶结构,可依照产品需求调控工件不同部位所需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机械性质,如汽车涡轮叶片,在需要耐磨的地方具有高硬度、在旋转叶片则需要高温韧性,透过工研院开发的“3D 打印材料晶控光引擎”,可一次打印完成。另一技术为“激光无痕玻璃削整设备(gLaserTrim)”,透过设计调控激光的最佳参数,可精准控制激光温度与玻璃的作用范围,使玻璃基板不整齐的端面,经激光照射后,藉由温度产生之热效应,可连续移除玻璃不整齐边缘裂纹,使端面成为光滑面,进而提高玻璃强度。该技术可让 0.1 毫米的多层超薄玻璃经削整后,弯折强度达到 500MPa 以上,弯折半径明显提升,技术水准与国际齐驱,已应用于日本玻璃材料大厂。
▲ 入围 2015 全球百大科技奖的 3D 打印材料晶控激光光引擎技术,可让单一工件同时拥有韧硬不同之特性。
工研院金属 3D 打印机,可制作 10 公分及 25 公分立方体积工件,同时已开发适合 3D 打印的国产钛、铝合金、模具钢等金属粉末,经激光烧熔后层层叠加成型,成品尺寸精度可达正负 50 微米(µm),最小制作直径约 100 微米相当于头发粗细、致密度大于 99% 以上,拉伸强度以钛合金为例已达 950MPa 以上,符合医材及航太强度规格需求。现场并展示与自行车中心共同开发的 3D 打印钢管自行车之焊接管材(LUG),符合人体工学的 3D 打印结构设计使重量更轻,还可客制化打造个人专属脚踏车零部件。此外,与管乐器专业代工制造厂益丰国际共同开发的 3D 打印萨克斯风弯管,以益丰公司的 3D 乐器资料与工研院共同设计制作的弯管,不仅音色重现,还减少动辄百万的开模费用及节省开模时间。现场另有 3D 打印精细的项炼、戒指等珠宝产品展示。俞协理表示,工研院已与东台精机合作开发出第一台产业化 3D 打印机,并与精刚及嘉钢公司组研发联盟投入开发商用型国产金属 3D 打印机及专用材料,国内厂商金属 3D 打印量产指日可待。
此外,亚洲最大切管弯管设备公司和和机械与新代科技、荣刚材料科技开发出台湾第一台“3D 光纤激光切管机”,由新代科技研发专属切管机的控制器,荣刚材料则开发激光切管机光学头,再由和和机械整合开发完成。采用光纤激光,不仅可节省厂房空间、生产时间、人力及电力,精准性更胜传统 CO2 激光加工,可用于汽车、医疗辅具、健身器材及建筑业各种型状管件的精准挖孔及斜口切割加工,价格较国外设备更具竞争力。在激光设备的重要关键组件-激光源,工研院已成功开发 500 瓦连续式与 30 奈秒光纤激光源,其中奈秒光纤激光源已技转搏盟科技,促成该公司成立激光源事业体,让台湾在激光产业从无头工业晋身有头(激光源)产业。
穿戴式及先进智造产业带旺这一波激光产业!根据 Laser Focus World 资料显示,全球激光源市场在 2015 年可达到 3,071 亿台币,以应用领域分,材料加工的激光源首度超越光通讯元件达 1,206 亿台币,占 39%,成长 8%;以激光源种类看,光纤激光成长最快,产值为 342 亿台币,年成长 13%,主要的成长动能除了来自切割、焊接的便利与普及外,金属 3D 打印设备亦推波助澜。激光钻、切、焊、微加工特性符合穿戴式电子产品轻、薄、小的加工特性需求,而先进智造中的 3D 打印,特别是金属激光 3D 打印的加工优势,更是改变传统以机械加工的制造思维,带动数码制造及大量客制化的市场的成长。台湾激光产业从无源到有源(激光源)、从传统减法 (车、铣、刨、磨)到新世代加法(3D 打印)的能量,将协助国内产业抢攻穿戴式及先进智造产业的商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 条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服务与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