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军工航天新闻

德莱茵金属新型高能激光武器竟有《红警》中逆天战力

星之球科技 来源:环球军情2016-06-15 我要评论(0 )   

在刚刚开幕的法国萨托利欧洲防务展上,著名的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先后展出了包括130毫米/L51坦克滑膛炮等在内的大量陆军尖端武器系统,其中以新型“欧瑞康”高能激光防空武...

  在刚刚开幕的法国萨托利欧洲防务展上,著名的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先后展出了包括130毫米/L51坦克滑膛炮等在内的大量陆军尖端武器系统,其中以新型“欧瑞康”高能激光防空武器系统(Oerlikon High Energy Laser Gun,HEL Gun)尤为引人注意。这一系统自2012年开始研制测试以来,一直以灰白色涂装为主,显示其试验性质。而在这次展会上,“欧瑞康”系统以标准的军绿涂装示人,似乎说明了该系统已经日趋完善,完全可以实现服役!
  

  

    

  2016年萨托利防务展上展示的新型“欧瑞康”高能激光防空武器系统。
  “欧瑞康”系统早在2010年就完成了5千瓦试验样机的研制,2012年又进行了10千瓦试验样机的试射。该系统是作为德国莱茵公司研制的一整套陆基激光武器系统的一部分,展现了德国莱茵公司在激光武器实用化研制方面的坚定决心。最初的10千瓦试验版本,采用了瑞士厄利孔公司“天空哨兵”35毫米高炮系统的炮塔武器系统作为平台,激光发射管上有一个10千瓦级的激光发射器,系统可以实现对空中目标的自动跟踪,目标成像和激光光束聚焦打击。
  
  
  老版本的10千瓦激光发射器,注意其单一激光发射器。
  新版本的“欧瑞康”激光防空系统将功率进一步提高,采用了3个激光束发射镜。该系统最大的一个技术特点就是可以通过使用激光束叠加技术,使多个激光器共同作用凝聚成一束大直径激光束,以提高发射器功率,在这一机制下,“欧瑞康”系统的发射功率可以超过100千瓦。
  
  
  “欧瑞康”高能激光武器系统发展时间轴。
  更加逆天的是,该系统采用的激光束叠加技术,不仅允许在单个炮塔平台上安装多个激光发射器以实现激光束叠加,也可以控制多个炮塔平台发射激光叠加打击同一个目标。这使得激光发射功率可以随着多个激光发射器的叠加而几乎无限提升,以解决单一激光发射器输出功率不足的问题,使其拥有足够的发射功率,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防空需求,这样也能够使高能激光炮有效应对大范围的多种现代空中威胁。
  激光炮的三联装发射器。
    
 
  
  图片:《红警2》中的成片光棱塔能够聚集激光进行打击,是游戏中逆天的存在。
  “欧瑞康”激光武器系统主要用于对付有人驾驶飞机、无人机、对地打击的导弹、火箭弹、炸弹等。由于光速的特点,“欧瑞康”激光系统基本上是指哪打哪,毁伤一个目标往往仅用几秒钟时间。在莱茵公司的测试中,这种武器系统对打击无人机、火箭、榴弹炮弹、迫击炮弹等目标非常有效。测试设置针对三个不同的目标。第一次,激光在1000米距离上切断了15毫米厚的钢梁;第二次,激光在3000米距离上击落了一组以50米/秒飞行的靶机,而几秒后迅速转移炮管方向,在2000米距离上先后击落2架靶机;第三次,激光击落了模拟82毫米迫击炮弹的一个以50米/秒运动的直径82毫米的铁球。
  
  被激光瞬间击穿的地面车辆。
  除了发射机构不同外,其控制系统、观瞄系统等与“天空哨兵”35毫米高炮系统一模一样,降低了研制和生产的成本,也方便拥有这一武器系统的国家进行换装。
  
  
  图片:厄利孔公司的“天空哨兵”35毫米高炮系统,可以方便改装成激光发射器。
  除了陆用型外,德国还积极地将激光武器应用到舰艇的末端防御上。据德国《焦点》周刊网站2016年3月5日报道,军工企业莱茵金属公司受德国联邦国防军委托,在公海上成功测试了一种军用高能激光武器,这种新式武器被安装在德国海军一艘军舰的舰炮上。这种高能激光武器由激光光源、聚焦激光用的望远镜和抵消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光束校准装置组成。此外,为维持激光发射,这种武器还需要能源供应装置和冷却系统。
  
  
  安装在德国军舰机关炮上的激光发射器。
  虹库评论:
  应该说,激光武器主要用于击伤或摧毁目标。与常规武器相比,激光武器的优势在于速度,即能够以光速打击目标。此外,激光武器精准、无声、能源利用效率高,而且因为不需要弹药,所以后勤成本也很低,是未来武器的不二选择。德国国防部曾对《图片报》表示,这种武器是“现役武器系统大有前途的替代品”。“欧瑞康”系统是激光武器小型化的代表,此次由试验性质的灰白涂装换成了实战性质的军绿涂装,说明该系统在实用化上又迈开了一步,将来可能装备德国联邦国防军,也可能对外积极出售。德国是一个严谨的国家,但日耳曼从来也不缺创新开拓的思路和勇气。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的末日科技,到冷战中坦克炮、发动机等多项技术全球领先,就说明了德国人的创新意识和深厚的研制基础。中国的高能激光武器实用化之路还需要加紧!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武器激光技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