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机械制造

【智见】起重机械何以智能化

星之球科技 来源:工控网2016-11-30 我要评论(0 )   

行业相关部门的预测表明,起重行业的探底还将持续3~5年。这个冬天有点冷,这个冬天有点长。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低迷,起重行业遭遇寒冬,从2位数的增长变成断崖式下跌。2013年,起重之乡长垣136家主机厂停产者16%,业务下跌者63%。2014~2016年的统计数据还没看到,但情况应该是更糟。行业相关部门的预测表明,起重行业的探底还将持续3~5年。这个冬天有点冷,这个冬天有点长。
 
“机械逢冬日,电气迎春时”。机械的萎缩,带来的将是电气的腾飞。“十三五”期间,国家对起重机械领域的指导方针是“安全、智能、绿色”,而这六个字,无一不与电气有关。可以说,新常态下,起重机械领域,得电气者得天下。当然,得电气者得天下的,又何止起重领域!
 
生命最可贵
“安全”是核心。起重机械作为特种设备,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起重机的安全监控立法正在推进当中。目前,200t以上通用桥式起重机、100t以上的门式起重机、全部造船起重机、架桥机、缆索式起重机、315tm以上的通用塔式起重机、1000tm以上的电站塔式起重机、60t以上的门座式起重机、100t以上的桅杆式起重机、50t以上的铸造起重机等,均已强制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其他起重机械也将陆续列入强制安装目录。
 
起重机的部件及整机报废体系也在探索当中。提供起重机械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提供故障诊断和黑匣子,提供起重机重要部件的预防性维护和使用寿命预判,这是起重电气人的机遇,也是中国起重机提升档次、提升品质,走向世界的必要组成。
 
智能起重机=大型机器人
“智能”是关键。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如果说75kg负载以下的机械手被纳入机器人领域,那么75kg负载以上的机械手就属于智能起重机领域。换句话说,智能起重机就是大型机器人。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智能起重机的数量也许会少于机器人,但总值一定会高于智能机器人。
 
无人化的全自动码头的试点正在扩大,无人化的全自动车间正在开始试点,起重机械正在向大物流跨界、正在向柔性加工系统跨界。也许,大部分智能起重机的“轴”数没有机器人那么多,精度要求没有机器人那么高,但防摇问题、纠偏问题、抗风问题、群控问题、自动抓取问题……对智能化的挑战决不弱于机器人!
 
节能课题需攻克
“绿色”太重要。起重机械是耗能大户,但大部分起重机械非连续运行,平均负载率低,其他行业的节能措施如高效电机等很难在起重行业推广。起重机械还存在自身的节能难题:如位能性负载在变频驱动时的制动能耗回收问题,如流动式起重机的油改电问题,如低负载时的电动机效率问题,等等,都有待我们去探索、去解决。
 
此外,通过机电一体化来处理起重机减量化设计,业已提上议事日程。众所周知,在安规和各种标准里,起重机的安全系数定得很高。这些安全系数,适应了起重机的机械化和电气化,但并不完全适应起重机的智能化。
 
在冲击负载被驱动性能所改善,当野蛮操作被安全监控和自动操作所消除,当智能制造、智能设计使起重机可以根据实际工况所定制,在大批强制标准转化为推荐标准,大批安规被取消后,这些安全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否可商榷?如能迎合智能化的趋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降低一些安全系数,对起重机轻量化的贡献是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的。
 
小结
起重机智能化任重道远,起重机智能化大有可为。去产能靠智能化牵引,增利润靠智能化协助,扩需求靠智能化发力,跨国门靠智能化护航。
 
在这个圈子里,老外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但老外并不强大。中山装里,不能永远包裹着一颗外国芯!
 
愿中国起重电控人站起来,团结起来,行动起来,打败欧美驱逐小日本,拿回祖国市场;杀向东南亚杀向欧美,抢夺全球市场!这一天可以有,这一天必定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起重机械智能化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