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半导体/PCB

中资为何频频“剑指”海外半导体?收购道路该如何突破?

星之球科技 来源:36kr2016-12-01 我要评论(0 )   

中资在海外收购半导体公司之路走得坎坷异常。

中资在海外收购半导体公司之路走得坎坷异常。
 
据财新报道,近日,福建宏芯基金(Fujian Grand Chip Investment Fund)对德国半导体设备生产商艾思强(Aixtron)的收购交易被美国海外投资委员叫停。这家德国的公司,主要是因其业务与美方有一定关系而受其干涉。委员会没有阐明具体原因,仅称交易威胁到了美国国家安全。这笔价值 6.7 亿欧元的交易,很可能将付诸东流。
 
原本该笔交易已于 9 月 8 日获得德国经济部批准,福建宏芯投资基金通过其德国子公司 Grand Chip Investment GmbH 收购爱思强约 65% 的股份。在随后的 10 月 24 日,德国经济部宣布撤回对该收购案的批准令,并表示需要重新审查。其背后或与美国脱不了干系,财新网援引德国媒体报道称,德国政府重审交易是受到来自美国情报部门的干预。
 
中资收购海外半导体公司受阻并非个例。
 
36氪此前报道,紫光集团去年试图以 230 亿美元收购美国芯片存储巨头 Micron(美光科技)就宣告流产,据腾讯证券称,流产部分原因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有关。
 
今年 2 月,美国Fairchild(仙童半导体)公司拒绝两家中国买家,华润微电子和华创投资 26 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转而选择了出价比中国企业低的美国 ON Semiconductor (安森美半导体)公司,给出的理由也是担心美国监管当局会阻止该交易。
 
同在 2 月,紫光集团旗下的紫光股份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以 37.75 亿美元对美国老牌存储公司西部数据的收购交易,也是因为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要介入审查。
 
中资为何想收购海外半导体公司?
 
并非只有中资在海外频频出手收购半导体公司。
 
高通才在今年 10 月宣布,以 470 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车用芯片商 NXP Semiconductors (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创下半导体业内最高价并购记录。另外,据不完全统计,这两年国内外半导体行业的并购至少有20余起。
 
那么,中资为何想要频频收购海外半导体公司呢?
 
由于中国内地半导体行业总体起步较晚,不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基数均相对较低。并且,半导体产业处于整个电子产业链的最上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从11月市场调研机构 IC Insights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本土在半导体行业的确处境不佳。报告预测了 2016 年半导体销售排名前 20 的公司,在前五的企业中,排除掉来自台湾的纯代工厂,可以看出半导体基本被英特尔等行业寡头把控。
 
根据 IC Insights 统计,中国每年光进口集成电路就需耗资 1035 亿美元,占全球IC市场的36%。而通过收购海外发展已成熟的半导体公司,基本实现半导体元器件自给自足的日子也指日可待。
 
据第一财经消息,政府从 2014 年开始加大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力度,打算用政策及资金共同驱动,未来还将投入 6000 亿产业基金。Mentor Graphics 公司董事长兼 CEO Walden C. Rhines在分析《为何半导体行业出现并购狂潮》中提及,中国近几年将向半导体产业投资 200 亿美元,这笔资金可能流向了私募股权基金的少数股权持有方,如清华紫光集团等。他们将投资于半导体制造基础设施、fabless公司和整个半导体生态系统。
 
出资海外公司还与半导体整个行业的驱动有关。
 
半导体产业已有60多年发展历史,行业发展已很成熟,但其增长速度正在放慢。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多年里,半导体销售额占总电子设备销售额比例变化不大,而想要提升投资回报率,可以依靠整合并购带来的规模效益。
 
6月,毕马威公司发布的一份半导体行业报告显示,半导体企业频现合并还与研发和制造成本逐节高涨有关,收购相比独自研发技术或更能在短期内获得更多的回报。
 
不过,好消息是,国内做半导体的公司,不论是像紫光通过向外并购扩张发展,还是像华为、中兴等选择走自主研发之路,它们所代表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已在半导体行业拥有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和核心技术,不再那么仰仗大量进口资源。
 
符合摩尔定律的半导体行业,随着每 2-3 年集成电路晶体管数量就会增加一倍,半导体行业的领导者阵容也会跟着不断更迭。在过去的 50 年里,top 10 中有超过 50 %的公司已不在榜单。这是因为不断出新的半导体技术,将“前浪拍在了沙滩上”。
 
或许,中国可以把握住下一个浪潮。但凭借海外收购半导体公司的方式,通往浪潮的路阻且长。
 
收购道路阻且长
 
中企对海外企业的收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遭到质疑的点主要集中在国家安全、政府补贴以及投资政策。
 
☆  国家安全
 
上述提及的中企收购海外半导体公司频频被叫停,理由均为美方称该收购威胁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在艾思强的收购交易中,财新专栏作家陈立彤律师分析称,美方介入很可能是因为艾思强拥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由该技术生产的芯片具有强大的阻热和阻辐射的效果,因而在军事和航天科技上有广泛应用,比如用于反洲际导弹雷达,还可用在能追踪太空碎片的空军雷达系统上。
 
☆  政府补贴
 
11月,据凤凰科技援引外媒报道称,美国商务部长 Penny Pritzker 针对中国政府主导的1500亿美元的半导体开发计划提出严厉批评,她表示:
 
这一前所未有、由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将会干扰并扭曲市场,并对创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最后的结果是,导致该行业内的全球市场产能过剩,人为降低产品价格,导致美国和全球各地发生裁员潮,造成全球范围内的相关行业遭受重创。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遏制半导体行业发生类似情况。具体措施包括一项由美国商务部发起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研究,该研究试图说服正在半导体行业内投资的中国以及其他国家政府,避免使出台的政策扭曲市场或刺激技术转移。
 
☆  投资政策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最近访华的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在《世界报》上表达不满称,德国是对外资最开放的国家,但在中国,企业兼并只存在于不平等的条件下。参考消息援引法媒报道,德国政府计划修改法律,以阻止中国企业进一步收购德国高科技企业。
 
报道称,中国企业部分依靠国家资金不受阻拦地收购德国高科技企业,引发德国政府忧虑。反过来,德企若想收购中企,便会受到限制。德国汉堡商会首席执行官约格舒密特-特朗兹也向第一财经表示,中德的投资关系必须是双边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半导体收购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