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中国三峡集团下属的一家公司正在中国东部安徽省建设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
彭博新闻社网站12月11日刊登题为《中国启动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项目》的报道称,中国三峡集团三峡新能源公司在10日发表的声明中说,这个150兆瓦光伏项目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已部分实现并网发电。据该公司介绍,这个项目利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建设,其特点是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该项目有望于2018年5月实现全部并网发电。
报道称,漂浮式光伏电站在中国发展迅速,传统的地面电站因电网阻塞无法实现满负荷发电。中国国家能源局说,今年前三季度,光伏发电的弃光率约为5.6%。
彭博新能源财经的资料显示,在该项目之前,中国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是由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位于安徽省的40兆瓦项目。
【延伸阅读】台媒称大陆海上浮动核电站将建成:或实现南海“充电宝”构想
参考消息网11月5日报道 台媒称,大陆南海“充电宝”的构想即将实现。由中国核电、上海电气等5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子公司“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于今年8月在上海成立时隔3个月后,大陆第一座海上浮动核电站即将建设完成。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11月3日报道,路透近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接近完成首个海上核反应堆》的文章称,中国大陆第一座海上浮动核电站即将建设完成。测试工作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CSIC)、中国海洋石油(CNOOC),以及中国核工业集团(CNNC)和中国广核集团(CGN)的调查团队共同完成。
在10月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报道引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技术人员张乃亮的话称,中国大陆的相关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对即将完成充满信心”,并表示会在2020年前完成准备工作,还将在渤海钻探基地进行第一次测试。
台媒报道分析称,透过建设海上浮动核电站,大陆不仅可以开发新市场,还可以对南海的诸岛以及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提供稳定的电力补给,进而助力“海洋强国”战略。
资料图片:2014年4月17日,几名北京三十五中的同学在展览会上参观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研发的浮动式核电站模型。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