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刚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5个月来,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这个建筑总面积5.78万平方米、总投资1.09亿元的项目,终于在全体施工方不舍昼夜的努力下,赶在年前实现了主体结构提前封顶。“标准厂房立起来后,无疑起到了为企业‘舒筋展骨’的作用。未来,这里又将贡献百万甚至千万元的年产值。”赵树刚说。
新年新气象。这厢挖掘机隆隆作响,那厢增材制造产业园建设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眼下,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之一的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加快制造业转变发展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嗅觉敏锐、快人一步的桂林国家高新区,已经在桂磨路段划出了33亩土地,着手打造3D打印产业园。3D博物馆、生物打印、航天、物联传感应用与研究,近在咫尺,未来可期,各种高、精、尖技术将带来百样“精”喜。
扫扫虹膜,就能够在茫茫人海中锁定你的身份;戴上VR眼镜,就能够打破地域的壁垒,上一秒还在体验星辰大海的壮美,下一秒就能在世界杯绿茵场上呐喊;敲击键盘,输入代码,几分钟就能够打印复制出一个零件;想开关灯、拉上窗帘、调整室内温度,坐在沙发上用语音指令,人工智能全部帮你“搞掂”,生动地诠释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些曾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如今在桂林国家高新区,已是稀松平常的技术手段。
培育“工业树”,打造“产业林”。在市委、市政府“工业振兴”号角吹响后,桂林国家高新区先后出台了扶持和促进新型工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总部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为澳群、飞宇、智神、啄木鸟、电科院等企业单位拓展空间;扶持南药、优利特、君泰福等企业技术改造;培育芯飞公司等7家企业上规,西麦、华诺威等5家企业上市。同时,还引进了中国中药、腾讯众创空间、启迪控股、美国芯源等一批知名企业,云璟科技、华安鑫创、中国东盟信息港等一批区域型、功能型总部企业入驻湖塘总部经济园。新的企业正在逐步释放新产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数字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园区是工业项目的主战场。去年,桂林国家高新区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理念,坚持每个季度组织6—8个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眼下,海威、智神、飞宇等一批总投资38亿元的扩容增产项目正扎实推进,中国中药、腾讯众创空间等一批总投资86亿元的新兴产业项目进展顺利,信息产业园、铁山工业园等一批总计11.6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也已经基本建成。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84.9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9.4%,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大突破。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三个基地”的定位,高新区要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电子生态产业园、英才工业园、铁山工业园、信息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电商产业园、大学科技园、花江生态科技园、湖塘总部经济园、漓东CBD“十大产业园区”。同时,还要将桂林(正大)生态食品产业园、朝阳数字经济小镇、米粉小镇等专业特色产业园建设提上日程。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突破,力争今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超250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