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年轻人骨头长得快,偶尔一次骨折没有什么大碍。
但浙大二院骨科主任叶招明提醒,有一种骨折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非外伤引发的骨折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大概率是病理性骨折,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骨科疾病。”
去年,杭州20多岁的小李莫名其妙骨折,后在浙大二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中心专家的联合会诊下被确诊为股骨颈软骨肉瘤。
以往,小李需要接受截肢手术,年纪轻轻就失去一条腿。但在浙大二院骨科医生的努力下,他不仅保住了性命,也留下了双腿,现在又能像以前一样独立行走。
年纪轻轻莫名骨折?
小李是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工作之余,他像其他同龄男生一样喜欢打打球、健健身,身体一直不错。
去年,他左腿的大腿根突然出现疼痛感,最后疼得无法行走,被120救护车送到了浙大二院急诊,CT和磁共振检查发现,他的左股骨颈骨折了。
那段时间,小李既没有剧烈运动,也没有跌倒摔伤,为什么会骨折呢?叶主任说,这种情况一定要考虑骨肿瘤的可能性,所以一个月内给患者先后做了两次穿刺活检,但都无法明确诊断。
随后,浙大二院的专家将影像学资料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发给了大洋彼岸的UCLA医学中心,中美两方专家展开联合会诊,一起分析患者的病情,最后确诊为恶性的股骨颈软骨肉瘤。
叶主任介绍说,骨肉瘤和软骨肉瘤是骨科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
骨肉瘤好发于四肢长骨,患者多为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软骨肉瘤好发于骨盆,患者多为40、50多岁的中年人。
以往,软骨肉瘤患者一般有两种治疗方案:一是截肢,这就意味着患者将失去一只腿;二是将骨盆和股骨上端一起切除,这样术后致残的概率很大。
小李才20出头,刚刚开启他的精彩人生,怎么能接受拄着拐杖、坐着轮椅度过余生?
3D打印假体,保命又保肢
叶主任说,要想“保命又保肢”,那就要在精准切除肿瘤的同时,植入与接骨面完美匹配的假体。但是,传统假体制造工艺都存在无法与骨缺损精确匹配、无法与关节面紧密贴合、难以实现骨长入(也就是假体和自身骨头长到一起)等缺陷。
“传统假体材料损耗大、制造成本高,空心结构加工难度大,而且长期应用会出现假体松动、折断等并发症。所以,现在我们临床上越来越多应用3D打印技术来打印假体,理论上可以打印出任意形状的假体,实现假体与截骨面的精确匹配。”
针对小李的情况,医生主要打印了两个重要的工具,手术辅助导板和重建假体。浙大二院骨科有一个明亮宽敞的房间,里面摆放着最新的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专门打印不同部位的人造骨。
叶主任说,手术辅助导板主要是用来引导切除肿瘤的,它能确定肿瘤的界限,简化手术操作,从而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效率。
紫色部分为肿瘤,辅助导板能精准定位肿瘤部位
3D打印的重建假体能跟截骨面精确匹配,它由钽合金制成,多孔的结构能帮助假体和自身骨头自然融合。
3D打印的假体跟截骨完美契合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叶主任团队成功将3D打印的假体植入了小李的胯部。术后,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和训练后,已经能独立行走。现在,他还经常回到医院复查,每次都是自己走路,都不需要家人搀扶。
叶主任再次提醒,和其他类型肿瘤相比,骨肿瘤患者年龄偏轻,漏诊误诊都将面临残疾甚至死亡的风险。所以如果年轻人在非外伤情况下发生骨折,一定要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排查病理性的原因,尽早治疗。
浙大二院骨科团队
浙大二院骨科创建于1953年,经过66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浙江省内实力雄厚,亚专科最齐全的骨科中心,设立关节、脊柱、创伤、肿瘤、手外、足踝、运动医学、修复重建等亚专科。
浙二骨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现有固定床位 352 张,年门诊量达37万人次,年手术量近1.6万例,涵盖世界现代骨科主流手术、以骨科疑难病诊治见长、开展严重脊柱畸形矫正术、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术、骨盆肿瘤切除和重建手术、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复位固定术和复杂人工关节翻修手术等高难度手术。科室十分重视微创外科和精准外科,在常规开展骨科内镜的基础上、近来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上取得重大进展。
浙二骨科人才辈出、科研实力雄厚,有博导11名、教授及主任医师22名、副主任医师41名,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及省攻关项目100余项,国家自然基金77项,SCI文章数350多篇,科研经费5000余万,近5年获省部级奖3项。同时,浙二骨科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骨科人才,被誉为“浙江省骨科摇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