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A.R. Studart教授课题组将3D打印技术与湿法致密化工艺相结合,极大提高了材料中纤维素的浓度,3D打印复合材料显示出了高度有序的微观结构和显著增强的机械性能,其性能明显高于已报道的3D打印纤维素基材料。相关工作以“Complex-Shaped Cellulose Composites Made by Wet Densification of 3D Printed Scaffolds”为题,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上。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研究人员采用两步法来制备具有高纳米纤维浓度的复杂结构复合材料:首先打印具有高度有序微观结构的纤维素支架,随后是通过溶剂置换过程对打印支架进行湿致密化(图1)。所打印的油墨由纤维素纳米晶与纤维素两部分组成,研究人员引入尽可能高的纤维素纳米晶来实现打印支架中纤维素的浓度最大化,挤出过程则使得纤维素纳米晶定向排列(图1A);随后,将打印物体浸入选定成分的溶剂浴中,使纤维素支架致密化(图1B),当溶池中的液体是纤维素的不良溶剂时,会导致纤维素之间相互吸引,实现致密化;研究人员还利用文献报道的Hansen溶解度参数来评估了相应的溶剂量(图1C)。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