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20年,中国光伏产业发生了很多事情,有的是曾有所预料的,有的则是非常突然。黑鹰光伏根据新闻事件的突发性、重要性和影响力,择选出“2020年光伏十大新闻”,欢迎读者一起交流、探讨和补充。
从2020年9月到11月,三个月内,习近平主席6次谈到新能源发展。
这样的频次和力度,前所未有。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一锤定音,引发全球巨大反响、共鸣和赞许。
到了11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再次提到实现碳中和目标,并表示“中国言出必行,将坚定不移加以落实。”
10月31日,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文中特别提到了我国新能源的发展水平和地位:“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提升产业质量,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形成对外方人为断供的强有力反制和威慑能力。”
黑鹰光伏认为,中国历来是负责任的大国,减排就此从一道“论述题”变成了“必做题”和“数学题”。未来无论国内各种商业利益博弈多么复杂,都会以此目标、此趋势作为一个重要引领。
从大趋势来判断,“碳中和”,将成为未来40年中国能源发展,甚至经济发展的主线之一。可以预期,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必将在其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尺寸之争,眼花缭乱。“182阵营”PK“210阵营”,从市场到舆论,你来我往,贯穿2020的大半年。
2020年6月24日,阿特斯、江苏润阳、江苏中宇光伏、晶澳太阳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潞安太阳能等7家光伏企业发布联合倡议,呼吁建立统一的M10硅片尺寸标准,即182mm×182mm。
很快,2020年7月9日上午,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联盟由光伏产业链上、下游39家企业共同参与组建。该联盟表示,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发挥各自产业优势,串联产业链各环节,共同促进光伏产业迈入下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新时代,推动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媒体上几番论战后,11月12日,一场由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绿能联合打造的“182组件与系统技术论坛”在上海举行,此次论坛还举行了近1个小时的媒体闭门会。
会议上,按隆基股份预期,2021年底单晶硅组件的产能应达到30GW,预计2021年隆基股份166和182的产能将各占一半。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表示,2021年公司的产能方面布局是:三分之二为Tiger Pro系列的182组件。晶澳科技方面预计,2021年企业年化产出将超20GW。
市场计算,三家公司在明年的总体产能可能约54GW(晶科、晶澳分别20GW、隆基第一季度为13.5GW)。由于隆基股份实测的产能截至明年前三月,因此三家企业的实际182产能可能会要高于54GW。
“210阵营”很快做出回应。11月27日,包括天合光能、通威股份、东方日升、中环股份、上机数控在内的8家光伏企业共同发起《关于推进光伏行业210mm硅片及组件尺寸标准化的联合倡议》。
联合倡议称,为推进光伏行业标准化,在210-220mm尺寸范围内应选择210+/-0.25mm作为唯一尺寸,同倡议依照该尺寸修订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以及光伏行业协会已有的组件尺寸标准。
参与倡议的企业认为,通过硅片210尺寸的标准化,产业链可以实现最好的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推动实现光伏发电全面平价上网。
“210”,还是“182”,到底谁主沉浮?
且看市场选择。
2020年5月20日,中环集团宣布将以109.74亿元对外转让100%股权。
这意味着一场国资混改进入真正的启动期;随后1个月左右,TCL正式宣布竞标。
7月15日,中环集团股东确认将把公司100%股权转让给TCL,此次混改获得了重大推进。
这是新能源领域,国资混改历史性的一幕。
TCL科技对中环现有核心业务管理团队不吝赞誉之辞。TCL科技认为,此次交易有助于双方发挥资金、技术、经验等优势,通过协同整合、产业落地、需求引导等方式进行突破,把握半导体向中国转移的历史性机遇、能源供给清洁升级及智能联网电器化的发展浪潮,有助于本科技集团迈向全球领先产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而对于光伏龙头企业之一——中环股份而言,混改若能顺利实施,中国光伏制造领域唯一真正做到龙头地位的光伏企业将“变身”民营企业。
8月17日下午两点,TCL科技董事长李东生、中环股份董事长沈浩平等一席企业领导层在万丽天津宾馆一层大宴会厅,正式亮相在同一场合。
在这次会议上,TCL方面表示,通过参与中环混改,TCL将形成三个核心产业及引擎:第一个是智能终端;第二是半导体显示集成;第三是新能源及半导体。在第三个核心产业上,公司目标是将中环打造成为新能源材料第一、组件前三、半导体材料前五的科技型公司。
TCL也将加大对中环股份的支持,未来继续增加60亿元投资,让公司的机制体制更为灵活,助力中环强力发展。
体制机制对于未来的中环股份跃升式发展显然极为重要。TCL方面表示,未来会做体制和机制上的调整,会更灵活,激发人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中环股份董事长、总经理沈浩平也表示,未来中环股份将成为综合实力最强的光伏公司。
经营业绩方面,黑鹰光伏统计发现,中环股份营业收入将连续8年(2013-2020年)保持正增长,同时连续8年保持盈利,且8年间净利润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高增长。
2020年前三季度,中环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122.77亿元和11.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1.32%和16.17%。在资本层面中环股份也展现强劲的上升势头,截止11月5日收盘,中环股份总市值已达728亿元,较年初增长了399亿元,增幅达121.28%,总市值在169家中国上市公司中居第四位。
2020年“很奇怪”的一个现象,就是所谓的价格战,不是降价,是涨价。
先有硅料,后有辅材,供不应求。连续两次,下游组件焦虑无比。
首先,是由新疆数家多晶硅工厂故障引发的“蝴蝶效应”,引发硅料、硅片、电池片,到组件价格的连续上涨。各种质疑、批评、预测、辩解,充斥网络,未有止歇。
市场论、供需论、价格反弹、企业家精神、行业责任、做“优秀公司”还是“伟大公司”?不同环节、不同立场、不同判断,难分对错。
8月,黑鹰光伏的一位资深读者说:“终端电站运营商不可能能无条件的接受组件价格的上涨。事实上,如果调研一下可以知道,能接受的程度只有一毛左右。硅料从60涨到80-90是可以顺利传导的。但再往后就可能要出问题。但现在可悲的是,银浆、玻璃、eva开涨,这就压缩了中游利润。”
很快,玻璃价格涨幅凸显,2020年以来超过了50-60%。且由于短缺幅度大,全行业预期短期内玻璃的涨价依然未能停歇。11月初,已经有企业“内部消息”,近期光伏玻璃可能继续涨价30%,折算下来8-9分钱每瓦。
有人说,现在是进入了有玻璃就有组件,没玻璃就没组件的“新时代”。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往往是玻璃企业“求着”组件大厂签订“长协”,2020年的秋天,反过来了。世间总是喜忧参半,催货、涨价、停产、焦虑声中,信义光能股价已暴涨150%以上,超过1000亿。
另一家光伏玻璃寡头企业福莱特,2020第三季度毛利率已超过40%。让光伏产业链颇感压力的是,福莱特预测:政策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光伏玻璃至少2022年才能缓解、达到供需平衡。”
这几乎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训。对于企业或者产业而言都是:必须重视和加强供应链的管理。
事发太突然。
2020 年 11 月 8 日,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被立案调查的公告:2020 年 11 月 7 日,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靳保芳先生被平度市监察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立案调查、留置。
10月底,这位光伏老兵参加了义乌晶澳10GW高效电池和10GW高效组件项目举行投产仪式。
“被调查”一个半月前,靳保芳出席晶澳科技“云南曲靖二期年产20GW单晶拉棒及切片项目”的签约仪式。当天,他被授予“曲靖市荣誉市民”称号。
立冬后的第二天,“黑天鹅”突然降临。一个上市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被调查”,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晶澳科技连续跌停!这是资本市场最直接的回应。
11月9日凌晨1点,晶澳科技就《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被立案调查的公告》等相关情况、以及公司经营情况向投资者做说明的细节对外进行了披露。牛新伟、黄新明、武廷栋、李少辉等晶澳科技四位核心高管同时亮相。
说明会称:经上市公司排查,突发事件不存在财务造假、大股东占款、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等伤害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情况。公司在对于这次事件的影响做评估,并积极和客户、市场做沟通。
具体而言:公司经营稳定管理层分工没有变化;订单饱满,对相关业绩达成有信心;与客户积极有效沟通;财务和资金方面有保障,合作的银行对公司在持续增加授信;先进技术和产能的扩张稳步进行。
风雨二十年,中国光伏产业正步入全新的“竞合时代”。
何谓新“竞合”?其是建立和保持产业里优秀参与者的一种动态合作竞争关系,优势互补,协同增长。
新的“竞合”早有端倪。最新的案例是,2020年11月17日,通威股份与天合光能联合宣布:总计投资达150亿,在高纯晶硅、拉棒、切片及电池等领域成立合资公司,天合光能的参股比例均为35%,通威股份为65%。
身处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两家龙头企业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发挥各自强项,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相互成全,优势互补,合力共赢,一起构建更好的行业生态。而在两个月前,也即9月25日,隆基股份和通威股份发布的深度战略合作公告“刷屏”媒体。
以天合与通威、隆基与通威的合作为“标的”,2020年,至少有数十家光伏细分头部企业之间达成了各种各样的战略合作。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包括晶科、晶澳、隆基、上机数控等不少企业相许锁定硅片、硅料、玻璃长单,价值已接近1000亿。
不管是企业高层的迎来送往、还是达成战略合作,其核心目的就是形成更深入、更紧密、更长远的利益联盟。黑鹰光伏相信,2020年,企业之间的各种“大合作”,很可能深刻改变未来的竞争格局;并深刻影响产业的竞争形态。
7月21日,通威股份市值突破1000亿。
10月9日,隆基股份市值超过3000亿。
2020年以来,整体趋势上,不少光伏企业股票连续高涨。包括锦浪科技、晶澳科技、爱旭股份、金辰股份、通威股份、中信博、福斯特、阳光电源、天合光能、珈伟新能等企业均出现多次涨停。
黑鹰光伏综合各方观点来看,上涨的主要原因,其一,高层对低碳化发展的定调和承诺;其二是“十四五”新能源规划目标或将上提,这一预期对市场起到了催化作用;其三行业基本面扎实、第四季度高景气大概率延续的基础上;其四,PE 估值仍然仅对应明年20 倍上下,因此仍有较好的上涨空间。
黑鹰光伏统计发现,截止11月底,中国所有光伏上市企业的总市值逼近20000亿,创历史新高。
“扩产”成为光伏2020年的一大关键词。
虽然各种变数叠加,但前所未有的扩张潮无可阻挡。
这包括了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几乎所有环节,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辅材、组件等等。
涉及的企业包括了几乎所有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各环节的头部企业,比如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爱旭股份、东方日升、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京运通、福斯特等等。
截止9月底,光伏上市公司已公布的重大投资项目超90个,总投资预算超3100亿元。
另一个角度,截止2020年6月末,光伏上市公司披露的金额在1亿元以上的重大“在建工程”至少在150个以上,总投资额在1380亿元以上。其中单个投资项目在10亿元以上的,就至少在38个以上。
同时,黑鹰光伏统计发现,2020年至9月底,至少有33家光伏企业公布了67个扩张计划(很多还未实施),总投资额高达2405.5亿元,而整个2019年173家光伏上市公司(美股、港股、A股、新三板)对外净投资额合计仅为931亿元。
这其中,单个项目投资金额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多达50个,在100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9个,这9个项目分属于东方日升、通威股份、协鑫集成、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中润光能、东方希望集团和隆基股份。此轮扩张之凶猛,非同一般。从下面这份榜单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各大光伏企业布局重点和野心,还能看到它们进击的决心和执行力。
自2019年至今,超过20家光伏企业或通过IPO,或是借壳上市,或者并购重组等方式登陆资本市场。黑鹰光伏判断,光伏产业正进入“后上市时代”,资本的作用在未来的竞争中必然产生巨大的作用。最近两年,资本助力下,不少企业加速扩张。比如:
一. 爱旭股份前三季营收同比增49.45%,市值同比涨130%达到310亿,其研发创新投入同比增53%,不久前还成立了欧洲研究院,以整合全球最顶尖的研发创新资源。
二. 锦浪科技自去年登陆资本市场后,其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其市值数次涨停,总市值已超过155亿;其对外投资规模是去年同期的4.3倍,前三季营收和净利同比增74.31%和188.84%。
三. 上能电气在今年初上市后加速布局和扩张,其前三季对外投资规模是去年同期的50倍,其研发投入达到总营收的7.05%,不久前上能电气全球首发250kW组串式逆变器。
四. 中信博作为全球支架龙头之一,在今年8月上市后,市值很快突破200亿,其前三季营收和净利同比增42.3%和102.9%。此外,其对外投资规模是去年同期的3.3倍。不久前,中信博宣布投入10亿扩大产能。
黑鹰光伏统计发现,前三季,2020年以来上市的15家光伏企业净筹资规模达191.58亿元,占整体比重达63.19%,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5.89亿元,增幅达1121.03%。
可以预期,伴随去年至今这些登陆光伏资本市场的企业的发力,光伏产业和光伏资本市场的竞争格局也会相应出现更多的变化。
据黑鹰光伏统计,如下表,截止2020年5月1日,总计有163家中国光伏企业征战全球各大资本战场,其中63家登陆A股、13家抢滩港股、5家奋战美股,还有82家鏖战新三板!【另:6月10日,天合光能(688599)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交易;8月24日,美畅新材(300861)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8月28日,中信博(688408)成功登陆科创板;9月4日,固德威(688390)正式登陆A股。】
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对于任何行业而言,都是“黑天鹅”事件。
其对于中国乃至全球光伏的发展都无疑产生了重大且深刻的影响。
事实上,身处一个兼具成长性、变化性和周期性的行业,我们已经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2011—2012年欧美双反、2018年“531新政”三次下行周期与洗牌。但今时不同往日,洗牌的逻辑与结果,可能和过往都有所不同。
疫情爆发大背景下,叠加各种变数,光伏产业无疑会加速洗牌。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一些企业倒下,一些企业留下,一些企业乘势夯实竞争优势;在商言商,冰火两重,冷暖自知。
积极的消息是,疫情之下,几乎所有光伏企业均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应对“黑天鹅”事件的冲击,并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以下是黑鹰光伏统计的A股79家光伏上市企业前三季的一些数据变量:
一. 实现营收3443亿,同比增12.99%;
二. 合计创造净利347.9亿元,同比增29.00%;
三. A.对外投资规模1258.54亿,同比增47.90%;
B.重大投资项目超90个,总投资预算超3100亿;
四. 总负债超过5600亿,同比增684亿;
五. 总资产规模破10000亿大关,同比增1000亿;
六. 三角债依然严重,应收款接近1300亿;
七. 订单规模达到440亿元,同比增90%;
八. 筹资规模303亿,是去年同期的4.3倍;
九. 资金净值572亿,是去年同期的3.6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