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军工航天新闻

图纸变现实!3D打印技术“打印”航天装备新蓝图

星之球科技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12-02 我要评论(0 )   

走进厂房,一台台设备整齐列装,设备内激光飞舞扫描,一件3D打印的宇航级产品诞生了。在航天科技集团六院7103厂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一件整流栅,生产...

走进厂房,一台台设备整齐列装,设备内激光飞舞扫描,一件3D打印的宇航级产品诞生了。在航天科技集团六院7103厂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一件整流栅,生产流程从原先的19个缩短至3个,生产周期从20天缩短为2天——3D打印技术正在“打印”属于航天装备的新蓝图。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7103厂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供图

“3D打印技术与传统制造方法相比,设计灵活、研制周期短,材料利用率高。”7103厂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杨欢庆介绍,2016年长征五号首飞成功,3D打印产品首次在宇航发射任务中实现飞行应用。

以发动机为例,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传统工艺下,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需要大量采用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设计结构复杂、工艺流程长。3D打印作为一种数字化制造工艺,生产流程主要依赖专业处理软件和生产管理软件,初步构成增材制造应用研究全流程技术体系。

“工艺成熟的产品在3D打印制造过程中无须太多人工干预,且质量稳定可靠。”杨欢庆介绍,我国开展的新一代航天装备研制难度大、性能要求高、研制周期紧。3D打印技术可以突破传统制造的技术局限,把图纸设想变为现实,对传统制造技术中合格率低、流程长、可靠性差的产品进行批产。

目前,7103厂主要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新研型号研制,重点解决“急、难、险、重、新”的零部组件研制问题,同时承担成熟发动机型号复杂异形构件研制及批产。截至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在7103厂40多个型号240余种典型产品中得到使用,产品先后成功参与50余次发射和飞行试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8项省部级以上奖励。

“3D打印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既是互补关系,更是升级换代关系。”杨欢庆说,随着未来航天发动机设计性能提升,3D打印技术能生产出高性能、一体化的复杂构件,从技术层面带动航天液体动力升级换代。


转载请注明出处。

3D打印激光激光技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